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医十问歌+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歌+妊娠禁忌歌(带mp3视频朗读)

2018-8-22 18:03| 发布者: 宋利| 查看: 3823| 评论: 0

摘要: 中医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新编中医十问歌问诊首当问一般, ...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cwOTUzNTM4NA==/v.swf[/flash]
中医十问歌+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歌+妊娠禁忌歌(带mp3视频朗读)

中医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新编中医十问歌

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参。
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并胎产。小儿传染接种史,疹痘惊疳嗜食偏。

注释如下:

1:右十问者,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也。明此十问,则六变具存,而万病形情俱在吾目中矣。医之为难,难在不识病本,而误施治耳。误则杀人,天道可畏,不误则济人,阴德无穷。学者欲明是道,必须先察此要,以定意见,以为阶梯,然后再采群书,广其知识,又何误焉。有能熟之胸中,运之掌上,非止为人,而为己不浅也,慎之宝之。
2:一问寒热:问寒热者,问内外之寒热,欲以辨其在表在里也。人伤于寒,则病为热,故凡病身热、脉紧、头疼、体痛、无汗,而且得于暂者,必外感也。盖寒邪在经,所以头疼身痛,邪闭皮毛,所以拘急发热,若素日无疾而忽见,脉症若是者,多因外感。盖寒邪非素所有,而突然若此,此表证也。若无表证,而身热不解,多属内伤,然必有内症相应.合而察之,自得其真。凡身热经旬,或至月余不解,亦有仍属表证者。……其病必外症多而里症少,此非里也,仍当解散。凡内证发热者,多属阴虚,或因积热,然必有内症相应,而其来也渐。盖阴虚者必伤精,伤精者必连脏,故其在上而连肺者,必为喘息咳嗽;在中而连脾者,或妨饮食,或生懊憹,或为躁烦焦渴;在下而连肾者,或精血遗淋,或二便失节。然必倏然往来,时作时止,或气怯声微,是皆阴虚证也。凡怒气七情,伤肝伤脏而为热者,总属真阴不足,所以邪火易炽,亦阴虚也。凡劳倦伤脾而发热者,以脾阴不足,故易于伤,伤则热生于肌肉之分,亦阴虚也。凡内伤积热者,在癥痞必有形证,在血气必有明征,或九窍热于上下,或脏腑热于三焦,若果因实热,凡火伤在形体,而无涉于真元者,则其形气声色脉候自然壮丽,无弗有可据而察者,此当以实火治之。凡寒证尤属显然,或外寒者,阳亏于表,或内寒者,火衰于中,诸如前证。但热者多实,而虚热者最不可误;寒者多虚,而实寒者间亦有之。此寒热之在表在里,不可不察也。
3:二问汗:问汗者,亦以察表里也。凡表邪盛者必无汗,而有汗者邪随汗去,已无表邪,此理之自然也。故有邪尽而汗者,身凉热退,此邪去也。有邪在经而汗在皮毛者,此非真汗也。有得汗后,邪虽稍减,而未得尽全者,犹有邪也,又不可因汗而必谓其无表邪也,须因脉症而详察之。凡温暑等证,有因邪而作汗者,有虽汗而邪未去者,皆表证也。总之,表邪未除者,在外则连经,故头身或有疼痛;在内则连脏,故胸膈或生躁烦。在表在里,有症可凭,或紧或数,有脉可辨。须察其真假虚实,孰微孰甚而治之。凡全非表证,则或有阳虚而汗者,须实其气。阴虚而汗者,须益其精。火盛而汗者,凉之自愈。过饮而汗者,清之可宁。此汗症之有阴阳表里,不可不察也。诸汗详证载伤寒门。
4:三问头身:问其头可察上下,问其身可察表里。头痛者邪居阳分,身痛者邪在诸经。前后左右阴阳可辨,有热天热内外可分,但属表邪,可散之而愈也。凡火盛于内而为头痛者,必有内应之症,或在喉口,或在耳目,别无身热恶寒在表等候者,此热盛于上,热在里也,察在何经,宜清宜降,高者抑之,此之谓也,若用轻阳散剂,则火必上升而痛甚矣。凡阴虚头痛者,举发无时,是因酒色过度,或遇劳苦,或逢**,其发则甚,此为里证,或精或气,非补不可也。凡头痛属里者,多因于火,此其常也。然亦有阴寒在上,阳虚不能上达而痛甚者,其症则恶寒呕恶,六脉沉微或兼弦细,……。凡云头风者,此世俗之混名,然必有所因,须求其本,辨而治之。凡眩晕者,或头重者,可因之以辨虚实。凡病中眩晕,多因清阳不升,上虚而然,……。凡身痛之甚者,亦当察其表里,以分寒热。其若感寒作痛者,或上或下,原无定所,随散而愈,此表邪也。若有定处而别无表证,乃痛痹之属,邪气虽亦在经,此当以里证视之,但有寒热之异也。若因火盛者,或肌肤灼热,或红肿不消,或内生烦渴,必有热证相应,治宜以清、以寒。若并无热候而疼痛不止,多属阴寒,以致血气凝滞而然。经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必温其经,使血气流通,其邪自去矣。凡劳损病剧,而忽加身痛之甚者,此阴虚之极,不能滋养筋骨而然,营气惫矣,无能为也。
5:四问便: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寒热虚实。盖前阴通膀胱之道,而其利与不利、热与不热,可察气化之强弱。凡患伤寒而小水利者,以太阳之气未剧即吉兆也。后阴开大肠之门,而其通与不通、结与不结,可察阳明之实虚。凡大便热结而腹中坚满者,方属有余,通之可也。若新近得解而不甚干结,或旬日不解而全无胀意者,便非阳明实邪。……凡小便,人但见其黄,便谓是火,而不知人逢劳倦,小水即黄;焦思多虑,小水亦黄;泻痢不期,小水亦黄;酒色伤阴,小水亦黄。使非有或淋或痛,热证相兼,不可因黄便谓之火。……若小水清利者,知里邪之未甚,而病亦不在气分,以津液由于气化,气病则小水不利也。小水渐利,则气化可知,最为吉兆。大便通水谷之海,肠胃之门户也。小便通血气之海,冲任水道之门户也。二便皆主于肾,本为元气之关,必真见实邪,方可议通、议下。……所以凡病不足。慎勿强通,最喜者,小便得气而自化,大便弥固者弥良,营卫即调,自将通达,即大便秘结旬余,何虑之有?若滑泄不守,乃非虚弱者所宜,当首先为之防也。
6:五问饮食:问饮食者,一可查胃口之清浊,二可查脏腑之阴阳。病由外感而食不断者,知其邪未及脏,而恶食不恶食者可知。病因内伤而食饮变常者,辨其味有喜恶,而爱冷爱热者可知。素欲温热者,知阴脏之宜暖;素好寒冷者,知阳脏之可清。或口腹之失节以致误伤,而一时之权变,可因以辨。故饮食之性情,所当详察,而药饵之宜否,可因以推也。见诸病得食稍安者,必是应证;得食更甚者,或虚或实皆有之,当辨而治之。
7:六问胸:胸即膻中,上连心肺。下通脏腑。胸腹之病极多,难以尽悉。而临证必当问者,为欲辨其有邪无邪及宜补宜泻也。夫凡胸腹胀满,则不可用补,而不胀不满,则不可用攻,此大法也。然痞与满不同,当分轻重,重者胀塞中满,此实邪也,不得不攻;轻者但不欲食,不知饥饱,似胀非胀,中空无物,乃痞气耳,非真满也,此或以邪陷胸中者有之,或脾虚不运者有之。病者不知其辨,但见胃气不开,饮食不进,问之亦日饱闷,而实非真有胀满,此在疑虚疑实中间,若不察其真确,未免补泻倒施,必多致误,则为害不小。……凡势在危急,难容少缓,亦必先问其胸宽者乃可骤进。若元气多虚而胸腹又胀,是必虚不受补之证,若强进补剂,非惟无益,适足以招谤耳,此胸腹之不可不察也。
8:七问聋:耳虽少阳之经,而实为肾脏之官,又为宗脉之所聚,问之非惟可辨虚实,亦且可知死生。凡人之久聋者,此一经之闭,无足为怪,惟是因病而聋者。不可不辨。……聋有轻重,轻者病轻,重者病重,若随治渐轻,可察其病之渐退也,进则病亦进矣。若病至聋极,甚至绝然无闻者,此诚精脱之任,余经历者数人矣,皆至不治。
9:八问渴:问渴与不渴,可以察里证之寒热,而虚实之辨亦从以见。凡内热之甚,则大渴喜冷,冰水不绝,而腹坚便结,脉实气状者,此阳证也。凡口虽渴而喜热不喜冷者,此非火证,中寒可知。既非火证,何以作渴?则水亏故耳。凡病人问其渴否,则曰口渴。问其欲汤水否,则曰不欲。盖其内无邪火,所以不欲汤水;真阴内亏,所以口无津液,此口干也,非口渴也,不可以干作渴治。凡阳邪虽盛而真阴又虚者,不可因其火盛喜冷,便云实热。盖其内水不足,欲得外水,以济水涸精亏,真阴枯也,必兼脉症细察之。此而略差,死生立判。
10:九问脉色:脉色者,血气之影也。形正则影正,形斜则影斜,病生于内,则脉色必见于外,故凡察病者,须先明脉色。但脉色之道,非数言可尽,欲得其要,则在乎阴阳虚实四者而已。四者无差,尽其善矣。第脉法之辩,以洪滑者为实为阳,微弱者为虚为阴,无待言也。然仲景曰∶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陶节庵曰∶不论脉之浮沉大小,但指下无力,重按全无,便是阴证。《内经》以脉大四倍以上为关格,皆属真虚,此滑大之未必为阳也。形色之辩,以红黄者为实热,青黑者为阴寒。而仲景云∶面赤戴阳者为阴不足,此红赤之未必为实也。总之,求脉之道,当以有力无力辩阴阳,有神无神察虚实。和缓者,乃元气之来;强峻者,乃邪气之至。病值危险之际,但以此察元气之盛衰,邪正之进退,则死生关系,全在乎此。此理极微,谈非容易,姑道其要,以见凡欲诊病者,既得病因,又必须察脉色,辩声音,参合求之,则阴阳虚实方有真据,否则得此失彼,以非为是,医家之病,莫此为甚,不可忽也。诸所未尽,详后卷脉神章。
11:十问气味:凡制方用药,乃医家开手作用第一要着,而胸中神见,必须发泄于此。使不知气味之用,必其药性未精,不能取效,何神之有?此中最有玄妙,勿谓其浅显易知,而弗加之意也。余少年时,每将用药,必逐件细尝,既得其理,所益无限。气味有阴阳∶阴者降,阳者升。阴者静,阳者动。阴者柔,阳者刚。阴者怯,阳者勇。阴主精,阳主气。其于善恶喜恶,皆有妙用,不可不察。气味之升降∶升者浮而散,散者沉而利。宜升者勿降,宜降者勿升。气味之动静∶静者守而动者走。走者可行,守者可安。气味之刚柔∶柔者纯而缓,刚者躁而急。纯者可和,躁者可劫。非刚不足以去暴,非柔不足以济刚。气味之勇怯∶勇者直达病所,可赖出奇;怯者用以周全,藉其平妥。气味之主气者,有能为精之母;主精者,有能为气之根。或阴中之阳者,能动血中之气;或阳中之阴者,能顾气中之精。气味有善恶∶善者赋性驯良,尽堪择用;恶者气味残野狼,何必近之。气味有喜恶∶有素性之喜恶,有一时之喜恶。喜者相宜,取效尤易;恶者见忌,不必强投。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12:明哲二字,为见机自保也。夫医患不明,明则治病何难哉?而所患者,在人情耳。人事之变,莫可名状,如我有独见,岂彼所知,使彼果知,当自为矣。何藉于我?而每有病临危剧,尚执浅见,从旁指示曰∶某可用,某不可用,重之曰太过,轻之言不及,倘一不合意,将必有后言,是当见几之一也。有杂用不专者,朝王暮李,主见不定,即药已相投,而渠不之觉,忽惑人言,舍此慕彼。凡后至者,欲显己长,必谈前短,及其致败,反以嫁谗,是当见几之二也。有病入膏肓,势必难疗,而怜其苦求,勉为举手,当此之际,使非破格出奇,何以济急?倘出奇无功,徒骇人目,事后亦招浮议,是当见几之三也。其或有是非之场,争竞之所,幸灾乐祸,利害所居者,近之恐涉其患,是当见几之四也。有轻医重巫,可无可有,徒用医名,以尽人事。及尚有村鄙之夫,不以彼病为恳,反云为我作兴,吁!诚可哂也。
13:此其相轻孰甚,是当见几之五也。有议论繁杂者,有亲识要功者,有内情不协者,有任性反复者,皆医中所最忌,是当见几之六也。凡此六者,俱当默识,而惟于缙绅之间,尤当加意。盖恐其不以为功而反以为罪,何从辩哉。此虽曰吾尽吾心,非不好生,然势有不我出者,不得不见几进止,此明哲之自治,所必不可少也。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歌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注释如下:

1: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南沙参、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此后的《本草纲目》及《药鉴》等书所记,略有出入,但不如十八反。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注释如下:

1: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尔,勿合用也”。自宋代以后,将“相畏”关系也列为配伍禁忌,与“相恶”混淆不清。因此,“十九畏”的概念,与“配伍”一节中所谈的“七情”之一的“相畏”,涵义并不相同。
2:用药说明:“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3:妊娠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二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斟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妊娠禁忌歌

妊娠禁忌歌

蚖(1)斑(2)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3)代赭(4)麝,大戟蝉蜕黄雌雄(5);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6);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注释如下:

(1)蚖:原尾目(Protura)昆虫的通称,是一类微小无翅昆虫。同螈,亦指蝾螈,属蝾螈科,以各类昆虫、小鱼或蝌蚪类为食。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及东部,是一种体内受精的两栖动物。
(2)斑:指斑蝥。有很强的肾毒性,属剧毒物品,能分泌被称为斑蝥素的液体,用来防御敌害。
(3)芫:指芫花。别名药鱼草、老鼠花、闹鱼花、头痛花、闷头花、头痛皮、石棉皮、泡米花、泥秋树、黄大戟、蜀桑、鱼毒。芫花的花冠,性味辛、苦、寒,有毒。
(4)代赭:即代赭石。
(5)黄雌雄:即雌黄、雄黄。
(6)通:指木通、通草,皆属孕妇慎用中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网站站长:宋利
黄帝内经网帮助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
徐文兵视频全集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4-24 18: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