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四圣心源mp3朗读卷02六气解_03六气偏见

2013-12-7 20:36| 发布者: 小宋| 查看: 1667| 评论: 0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QzMzE4NjEy/v.swf[/flash]
【原文】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热、或寒,六气不相交济(帮助),是以一气独见。如厥阴病则风盛,少阴病则热盛,少阳病则暑盛,太阴病则湿盛,阳明病则燥盛,太阳病则寒盛也。
【译文】人的六气不病就不显现,但凡一条经上有病,那么这一条经上的气就显现。健康人的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所以一气不至于单独显现,生病就或是风、或是火、或是湿、或是燥、或是寒、或是热,六气不能相互交济,所以一气单独显现。例如厥阴病就风旺盛,少阴病就热旺盛,少阳病就暑旺盛,太阴病就湿旺盛,阳明病就燥旺盛,太阳病就寒旺盛。

【原文】以此气之偏盛,定缘彼气之偏虚。如厥阴风盛者,土金之虚也。少阴热盛、少阳暑盛者,金水之虚也。太阴湿盛者,水木之虚也。阳明燥盛者,木火之虚也。太阳寒盛者,火土之虚也。以六气之性,实则克其所胜而侮(wǔ 欺负,轻慢)所不胜,虚则己所不胜者乘之,而己所能胜者亦来侮之也。(实证,是指病邪亢盛,正气与邪气对抗的反应激烈;或人体内部机能障碍引起的气血郁结、水饮、停痰、食积等。这些多属实证。所谓“邪气盛则实”。如急性热病高热、口渴、烦躁、谵语、腹满痛而拒按、便秘、小便短赤、舌质苍老、苔黄干燥、脉实有力等,属实证。虚症,指人体正气不足,导致抗病能力变弱,生理机能减退的症候。表现为面白唇淡、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舌嫩无苔、脉细弱无力等症状)
【译文】假以这个气的偏盛,一定缘于那个气的偏虚。例如厥阴病风旺盛,那是土金的气虚;少阴病热旺盛、少阳病暑旺盛,便是金水之气虚;太阴病湿旺盛,当是水木之气虚;阳明病燥旺盛,是为木火之气虚;太阳病寒旺盛,就是火土之气虚。依据六气的性质,实证是克它自己所能克,而受制于它自己所不能克的方面;虚症则不单是它自己所不能克的方面来制伏,而自己能克的也来制伏自己。

【原文】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厥阴能生,则阳气左升而木荣,其风盛者,生意之不遂也。少阴能长,则君火显达而上清,其热盛者,长气之不旺也。阳明能收,则阴气右降而金肃,其燥盛者,收令之失政也。太阳能藏,则相火闭蛰(zhé 潜藏)而下暖,其寒盛者,藏气之不行也。土为四维之中气,木火之能生长者,太阴己土之阳升也;金水之能收藏者,阳明戊土之阴降也。中气旺则戊己转运(运行不停)而土和,中气衰则脾胃湿盛而不运。
【译文】探究一气的偏盛,也是缘于虚。厥阴能萌生,是阳气左升而木气茂盛,厥阴病风旺盛,是木的萌生意愿不如意。少阴能成长,是君火显达而上清,少阴病热旺盛,是成长之气不旺。阳明能收敛,是阴气右降而金肃,阳明病燥旺盛,收敛的功能失去作用。太阳能藏闭,是相火闭蛰而下暖,太阳病寒盛,是藏闭之气不能运行。土是四维的中气,木火能够生长,是太阴己土的阳气在上升;金水能够收藏,是阳明戊土的阴气在下降。中气旺盛那么戊己转运土气平和,中气衰弱那么脾胃湿盛土气不能转运。

【原文】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土燥则克水,土湿则水气泛滥,侮土而灭火。水泛土湿,木气不达,则生意盘塞,但能贼(伤害)土,不能生火以培土,此土气所以困败也。
【译文】土生火而水克火,土燥表示土克水,土湿表示水气泛滥,克制土而灭火。水泛滥土湿,木气不能通达,则木生长的意愿堵塞,还能伤害土,木不能生火以培固土,所以土气受困衰败。

【原文】血藏于肝而化于脾,太阴土燥,则肝血枯而(动词)胆火炎,未尝不病。但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即适用承气汤的病症)外,不多见。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
【译文】血藏于肝而生化于脾,要是太阴土燥,就会肝血枯竭致使胆火炎热,这样哪有不病之理呢。但是足太阴脾经由湿土主使,足阳明胃经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是转化出来的气,所以燥气无法对抗湿气的旺盛。阴气容易旺盛而阳气容易衰败,土燥是为发病的原因,除了不多见的阳明伤寒承气证之外,一切内外感伤杂病,都是缘于土湿。(这段话只是说明黄师提醒要注重脾阳,与他前面所言的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即与六气司令没有抵触)

以下是搜集的版本2(原文+翻译),奉献大家

【原文】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寒、或热,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如厥阴病则风盛,少阴病则热盛,少阳病则暑盛,太阴病则湿盛,阳明病则燥盛,太阳病则寒盛也。
【翻译】人的六气,不生病就不显现,凡是一个经上有病,那么这一个经上的气就显现。平常人的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所以一气不至于单独显现,病了就或是风、或是火、或是湿、或是燥、或是寒、或是热,六气不能相互交济,所以一气单独显现。例如厥阴病就风旺盛,少阴病就热旺盛,少阳病就暑旺盛,太阴病就湿旺盛,阳明病就燥旺盛,太阳病就寒旺盛。

【原文】以此气之偏盛,定缘彼气之偏虚。如厥阴风盛者,土金之虚也;少阴热盛、少阳暑盛者,金水之虚也;太阴湿盛者,水木之虚也;阳明燥盛者,木火之虚也;太阳寒盛者,火土之虚也。以六气之性,实则克其所胜而侮所不胜,虚则己所不胜者乘之,而己所能胜者亦来侮之也。
【翻译】因为这个气的偏盛,一定缘于那个气的偏虚。例如厥阴病风旺盛,是土金的气虚;少阴病热旺盛、少阳病暑旺盛,金水之气虚;太阴病湿旺盛,水木之气虚;阳明病燥旺盛,木火之气虚;太阳病寒旺盛,火土之气虚。因为六气的性质,实证(指病邪亢盛)是克他所能克而受制于所不克的方面,虚症就是自己所不能克的来制伏,而自己能克的也来制伏自己。

{解读}实证,是指病邪亢盛,正气与邪气对抗的反应激烈;或人体内部机能障碍引起的气血郁结、水饮、停痰、食积等。这些多属实证。所谓“邪气盛则实”。如急性热病高热、口渴、烦躁、谵语、腹满痛而拒按、便秘、小便短赤、舌质苍老、苔黄干燥、脉实有力等,属实证。

虚症,指人体正气不足,导致抗病能力变弱,生理机能减退的症候。表现为面白唇淡、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舌嫩无苔、脉细弱无力等症状。

【原文】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厥阴能生,则阳气左升而木荣,其风盛者,生意之不遂也。少阴能长,则君火显达而上清,其热盛者,长气之不旺也。阳明能收,则阴气右降而金肃,其燥盛者,收令之失政也。太阳能藏,则相火闭蛰而下暖,其寒盛者,藏气之不行也。土为四维之中气,木火之能生长者,太阴己土之阳升也,金水之能收藏者,阳明戊土之阴降也。中气旺则戊己转运而土和,中气衰脾胃湿盛而不运。
【翻译】探究一气的偏盛,也是缘于虚。厥阴能生,是阳气左升而木气茂盛,厥阴病风旺盛,木的生长意愿不如意。少阴能长,是君火显达而上清,少阴病热旺盛,长气不旺。阳明能收,是阴气右降而金肃,阳明病燥旺盛,收的功能失去作用。太阳能藏,是相火闭蛰而下暖,太阳病寒盛,收藏的气不能运行。土是四维的中气,木火的能够生长,是太阴己土的阳气上升,金水的能够收藏,是阳明戊土的阴气下降。中气旺那么戊己转运土气平和,中气衰脾胃湿盛不能转运。

【原文】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土燥则克水,土湿则水气泛滥,侮土而灭火。水泛土湿,木气不达,则生意盘塞,但能贼土,不能生火以培土,此土气所以困败也。血藏于肝而化于脾,太阴土燥,则肝血枯而胆火炎,未尝不病。但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不多见,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
【翻译】土生火水克火,土燥就克水,土湿就水气泛滥,克制土而灭火。水泛滥土湿,木气不能通达,则生长的意愿堵塞,但能伤害土,不能生火以培固土,所以土气受困衰败。血藏在肝而运化在于脾,太阴土燥,那么肝血枯竭而胆火炎热,哪儿有不病的道理。但足太阴脾经是湿土主使,足阳明胃经从燥金转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转化出来的气,所以燥气不能抵抗湿气的旺盛。阴气容易旺盛而阳气容易衰败,土燥发病的,除了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不多见,一切内外感伤杂病,都是缘于土湿。

{解读}阳在人体是起主导作用的,阴是处于从属位置的,我们说的阳易衰阴易盛是由于损伤阳气而导致阳虚阴盛的状态,而当今社会损伤阳气的机会较多!大部分肥人: 典型的阴盛阳衰,那些所谓的肥肉(其实是垃圾,属阴)容易生成, 但身体无力(阳气)把这些垃圾运走。人的生命过程:死了(阳衰到极点),身体还在(阴暂时还在),人的生命过程就是阳气的衰减过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网站站长:宋利
黄帝内经网帮助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
徐文兵视频全集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3-28 19: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