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24集 素问.太阴阳明论(二) “论脾病四肢不用之理”、理...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6:0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31646/Ob/0/sid/XMTU0NzMxMDk4OA==/v.swf[/flash]

王洪图黄帝内经讲稿如下:
现在讲《太阴阳明论》的第二段,71页下面,这一段是论脾病四肢不用之理,脾有病,四肢不能运用的道理,我先读一遍。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精液,四肢不得禀水榖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曰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精液,何也?
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榖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这最后一句话,有点和前面中间有那么一段话重复,我们串讲,“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首先提出个问题,脾有病为什么四肢运动手影响呢?或者四肢不能够正常的运动了呢?那当然我们过去学过,说脾主肌肉嘛,脾有病,肌肉无力,所以就不能运动了。但是这些观点从哪出的呢?《内经》里头,有关脾于四肢运动的问题,讲得是很多处谈到,讲脾主四肢,脾主肌肉,都和本篇的理论有密切关系。它首先提出“脾病而四肢不用”,从病理上来讲,岐伯回答问题的时候说,

“四肢皆禀气于胃”,四肢的运动都需要由胃气,有水谷精微之气来充养。或者在这个概念上说,那些个气,精微之气,就叫阳气。说阳气实四肢,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我们在讲《阴阳应相大论》的时候讲过这问题。说是四肢皆禀气于胃,都从胃气那接受来营养,接受到气血津液的滋养,是四肢皆禀气于胃,禀是禀受,皆从那里接受气,气是水榖精微之气,气血营养,气血津液之气,皆禀气于胃。

“而不得至经”,虽然是四肢皆需要得到,从胃那得到水谷精微之气的滋养,得到气血津液的濡养,但是呢,又不得至经,这个“不得至经”教材有注释,各位看,注释一,至经在《太素》叫“径至”,就是直接送到,直接到达的意思,虽然说四肢需要从胃那里得到精微之气,但是精微之气又不能直接到达于四肢。也就是说不能从胃直接到达四肢。它中间有一个过程,才能到达于四肢。怎么过程呢?好,再说这个至经,用我们的观点看来,按《太素》写的就比较恰当。而不是至经,不是到达经脉。而是径至,直接到达的意思。按我们的观点,《太素》是可从。应该从《太素》之说。它不能径至,直接到达于四肢,中间有一个过程,

“必因于脾”,要必须经过脾气的运化,才能够到达于四肢。“乃得禀也”。由于脾气这个作用,四肢才能禀受胃气,或者说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所以它说四肢不用,脾病四肢不用最根本的道理,就是四肢不能得到水谷精微之气的滋养,虽然说,四肢所得到水谷精微之气,是来源于胃,但是胃不能直接把它送到四肢去,还需要通过脾的运化作用。这不一句话就等于回答了这个问题。简要的说,就是这么回事。脾病为什么四肢不用?就是因为四肢得不到水谷精微之气的滋养。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精液”,你看,上面讲的皆禀气于胃,它只说气嘛,你看这气不就包括津液在内了吗?脾病不能为之行其精液,所以我说的气血津液,前面的那个气,既包含水谷精微之气,又包含有气血津液在内。这都统称之为气。四肢皆禀气于胃这个气。既包括水谷精微、气血津液,都包括这些。脾病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也就是说,胃有没有津液,有津液,这津液怎么办呢?气血津液需要经过脾才能给它运行,叫脾为胃行其津液。但是这是一句话。下面可还有胃为脾行其津液呢,脾胃是相合的,缺一不可。脾为胃行其什么呢?后边有,“脾为胃行气于三阴”,脾把这气血津液运行到三阴。脾为阴嘛,胃呢,胃为阳,胃把这些个水谷精微之气运行到三阳经。所以脾胃相合,六经皆受其气。四肢皆受精微之气的滋养。气血津液都有,都受到这滋养。所以呢,脾便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了,

“四肢不得禀水榖气,气日以衰”,因为脾病不能行津液,所以四肢就接受不到水谷精微之气的滋养,气日以衰,四肢中气血津液,就一天比一天的不足。所以气日以衰,一日比一日的衰。

“脉道不利”,脉道也不通畅了,气血津液衰了,脉道不空虚了吗?当然就不利,脉也不利。

“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筋骨肌肉都没有精微之气对它滋养,给它滋生,这个生也可以作为滋养,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皆得不到精微之气的滋养,故不用焉,所以就不能运动。筋骨肌肉以及脉道,都没有气血津液滋养了,那它怎么运动啊?有气才能动嘛,没有气就不能动嘛。所以说脾病,就是因为脾病,不能行津液,不能行气血津液了,所以人体的脉也好,骨也好,筋也好,肉也好,都没有水谷精微之气的滋养,因此就不能运动,没有运动的力量。这是回答了这个问题,可是下面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说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我听说脾不单独主一个时令,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肾主冬,脾不单独主时,是为什么呀?有这么一个理论,也就是在《内经》时代有两个理论,一个叫“脾主长夏”,另外一个叫“脾不主时”,就不和时令相合,两个理论。本篇就是讲的脾不主时的理论。没有一个季节,没有一个节气,没有一个时令和它相应。说,脾不主时何也?人家肝主春,心主夏,脾不主时是为什么?他提出这么个问题。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回答是这样的,说,脾者,土也,治中央。脾主土,土在四脏的中央,东西南北中,脾属于中,上下左右,脾属于中,从立体上,从平面上,脾都在中间。所以叫治中央。治就是主持吧。主持在中间这个地方,这个部位。虽然它不主于时,但是它,

“常以四时长四脏”,就脾气分布到四时去,它不主于一个时,它却分布到四时去而为四脏之长,常以四时长四脏,脾胃之气分布到春夏秋冬四个时去,分布到上下左右四方去,而为其他四脏之长,肝主东主左,肺主西应右。心主南在上,肾主北在下。上下左右,这个东西四方,这是四脏,但是脾就是在中央。所以它治中央,分布到四时,而为四脏之长,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四脏之长。而以四时长四脏。这个“长”或者作为长养之长,也可以,不是长官之长,作为长养之长也可以。分布到四时,而滋养其他四脏。两种理解,我认为都是对的。

“各十八曰寄治”,它虽然不独主一时,分布到四时都去,那具体再给它分,应该在四季的什么时间呢?这一个理论认为,它是分散在四季之末的各十八日。也就是春三月,正月、二月、三月九十天,三月的最后十八天属于脾。九十天除去十八天,真正属于肝的那还有七十二天。夏三月,四、五、六月,最后十八天也属于脾,秋冬,都是这样。每一个季度的九十天,最后十八天都属于脾,四个十八天是七十二天。每一季的九十天除去十八天,还是七十二天。所以这个理论,它是把一年三百六十天,分成了五个七十二天。脾胃和其他是均摊了。是这样一个理论。当然在我们中医传统的理论当中,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就是在《内经》也还有一些其他的观点。其他的观点关键是,把脾胃所占的时间扩大了,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治中央。所以它所主持的时间不是五分之一。现在我们不是五分之一吗?一年三百六十天,它占七十二天。和其他四脏相等。其他后来发展的理论,就是把脾胃所主的时间,不是占全年的五分之一,而是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一。就把脾脏的功用扩大了。在理论上是这样个认识。本篇只是这样分的。按五脏均衡,时间上市均衡的。各十八曰寄治。

“不得独主于时也”,所以它不能够单独主持春夏秋冬,四时,每一时。我刚才说了,这是一个理论,咱们还有脾主长夏的理论。而且脾所主时,还有脾主全年三分之一的理论,还有。

“脾脏者,常着胃土之津也”,常着的“着”字,显著的着,昭著的着,使它旺盛起来,使它明显起来。脾常着胃土之津,常把胃的津气让它昭著起来。让它发挥很明显的作用。所以说叫脾常着胃土之津。胃土之津也就是气血津液。胃所化生的气血津液,水谷精微。能够使得水谷精微之气,气血津液布达于全身,那才能昭著。所以常着胃土之津是说脾的运化作用。能够把胃气、水谷精微、气血,布达到全身去。使它昭著,使它发挥作用。

“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作为自然界来讲是这样的,土是生万物的,人的脾胃属土,也是生长人体的,人体其他各个部位,生长发育维持生命都需要脾胃之气,都需要土气。任何时间、任何部位不得无土气,所以说,土生万物而法天地。像自然界的天地那样,脾胃之土气,像自然界天地的土气那样,来营养着一切,来滋养着一切。万物归于土。下面又联系到人体,故脾胃之气怎么样?

“故上下至头足”,这个头足,是说从头到脚,其实是说的全身各处,表里内外,它说的是从头到脚,其实说的是从头到脚,从表到里,全身各处,也就是脾胃之气到达与全身各处。各处我所说的,无时无刻无处不得无土气。土气什么时间什么部位,都得有,如果没有,对人体而言,那个局部,或者能够全部就是一种病态。就如同上面所说的没有土气,四肢都可以不用。

“不得主时也”,不单单主持一个时间,什么时间都有土气。这就说回来,前边虽然说了,寄望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实质上,其实并不是指这十八日,你看后面说了,上下至头足,各处都得有土气。它只不过是这样一种计算方法。按五分之一来算的。五脏各五分之一。脾脏按五分之一来算的。实际上意思还是在说,各处,无时无刻都不能缺土气,所以才说,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刚才我说了,这个头足,其实是说的上下表里内外。无时无刻都需要土气。正是因为各处都需要土气,什么时间都需要有土气,因此脾反而不能单独主一个时了。你不能说春天有土气,夏天就没了。这个土气,无时无刻不可缺。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这又讲到解剖的问题了。脾胃这么大的作用,脾胃之间有这样的密切的联系,是万物之母,是吧,土生万物嘛,不是万物之母吗?可是又谈到脾与胃不过是以膜相联系,这不讲的解剖问题吗?脾和胃有一个膜相连,

“而能为之行其精液,何也?”它只不过是有膜相连,怎么脾就能为胃行其液了呢?所以下面解释,就不能单纯从解剖的角度考虑。单纯解剖的角度考虑,脾与胃相连,就输散不了它的津液。那膜并不是布散津液用的。或者说,不是胃的津液,全通过这膜去布散的。尽管这谈到解剖,下面解释可并不是按照这解剖来解的。怎么解的呢?

“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说脾与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特别是在经脉上它们是相互联系的。这个足太阴,是属于三阴,三阴经。太阴、少阴、厥阴,太阴是三阴,少阴是二阴,厥阴是一阴,三、二、一,要是摆成一二三的话,按顺序太阴是三阴,说太阴者三阴也。三阴经,这个是三阴的经,太阴经,

“其脉贯胃属脾络嗌”,嗌,咽喉部分,它的经脉的循行,虽然是属于脾的,但是它贯胃,经脉上它就与胃相贯通。就足太阴经是贯胃属脾,这个嗌其实就是咽嗌,就是上面所说的地气通于咽。天气通于喉。这个嗌就是咽。因为水谷之气,是通过咽的,所以它讲贯胃属脾络嗌。

“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这个太阴,就是讲的脾经,足太阴脾经;行气于三阴,这个三阴就是太阴,少阴,厥阴的一二三,三阴了。跟前面那个足太阴者,三阴也,那个三阴不一个意思。前面那个足太阴这,三阴也,它是三阴,第三阴,少阴是第二阴,厥阴是第一阴。排成第一第二第三的意思。这个足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的三阴,就是泛指的三阴经了。太阴、少阴、厥阴都在内。这两个三阴具体所指不完全一样。因为足太阴它是阴经,三阴它可以把气血津液运行到阴经去。它这一段理论是讲,阴经就把气血津液运行到阴经去。阳经就把气血津液运行到阳经去。胃属阳,三阴胃就能把足阳明经,就可以把气血津液,运行到阳经气,它是这么一个解释。足太阴是三阴经,所以它的经脉又贯胃,三阴它可以把胃中的气血津液,把胃气所化生的气血津液,运行到三阴经去。

“阳明者,表也”,阳明是太阴经的表,互为表里嘛,太阴为里,阳明者表也,

“五脏六腑之海也”,又是五脏六腑之海,阳明虽然是水谷之海,但是也是五脏六腑之海,为什么又称其为五脏六腑之海呢?其实就是因为胃气,是气血津液化生的部位。没有水谷就化生不了这个津液,气血津液。化生不了气血津液,五脏六腑都得不到滋养,就没有办法维持生命,就此而言,所以说胃是五脏六腑之海,也就是后天之本的意思。五脏六腑全需要得到它的滋养。

“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胃,阳明者,表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为之就是为脾了,上面那个脾为之,是为胃行气于三阴,这个胃,足阳明胃,又为脾行气于三阳。换句话说,脾胃是相互结合的。脾把气血津液运送到三阴经去,阳明胃把气血津液又运行到三阳经去,这是互相为用。太阴、阳明互为用,互用。

“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五脏六腑,各因其经,各因什么其经呢?脾经,这里又说是五脏六腑,各因脾经,而受气于阳明。虽然是受气于阳明,但是因为脾经,必须由脾经在那里运化。开头一句话,不就是这么讲的吗?四肢不用者,何也?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经至嘛。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这句话跟前面的意思是相同的。所以脏腑各因脾经而受气于阳明,皆禀受阳明之气,禀受胃气。其实就是禀受水谷之气,气血津液。

“故为胃行其津液”,所以说脾是为胃行津液的。这段话,好像说来说去,颠倒来颠倒去,其实就是说的就是这么一个理,脾胃相互为用,尽管胃是受纳水谷的,胃气是一生生命之根,但是它要想发挥作用,需要和脾相互配合。需要有脾气的运化。这水谷精微之气,才能发挥滋养全身的作用。如果详细分工来说,脾,足太阴经,主要是把津液送到全身去,阴经去。胃,作为阳明经,主要是把津液送到阳经去。运送到阳经气也需要脾的运化作用。

“四肢不得禀水榖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最后这就话,跟前面那句话,脉道不利,除了这个阴道、脉道不同之外,这句话都一样。所以没有必要再继续讲这句话了。

这一段重点是讨论脾病而四肢不用。这道理似乎并不复杂。但是这里头又提出了一个脾不主时,而寄望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的理论。这在《内经》里变也是一个特有的理论。同时,这个理论也影响着我们中医,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发展问题。串讲就到这。

【理论阐释】
1. 脾与胃的关系
脾与胃的关系,总的来讲,二者是相互配合,密不可分。后世所说的共为后天之本。它们之间联系,我们在理论阐释里边,是从三个方面说的。

从组织结构,就是所谓解剖上,主要是从解剖上,脾胃以膜相连,同时说,解剖也不太全面,为什么呢?还有经脉相互络属,所以还是叫做组织结构。因为经脉问题,经络问题,到现在并没有从解剖上找得到。尽管研究了多少年了,有一些发现,但是经络到底是什么?所谓经络实质目前还没有最后确定。而且也不敢说谁从解剖上找到经络了,还是没找到。但是经络确实是存在的,这谁也否认不了了。存在!目前才解剖学上看不到。可以知道解剖位置,这个位置是哪条经,这可以知道。但是经脉具体的解剖上是见不到。所以说我们还是用组织结构,但是以膜相连这膜肯定是解剖的东西。这是从结构方面相互联系。以膜相连,经脉相互络属,属于脾的贯胃,属于胃的络脾。或者说属于阳明的就络太阴,属于太阴的就贯阳明。络阳明经,贯胃。经脉的相互罗属。

当然,因为阳明经属阳,太阴经属阴,又是阴阳表里,这两条经是相合的,表里相合的经脉。组织结构上有这个表里相合的关系,它的生理功能上就更是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也就是两者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对水谷的消化吸收输布,等等的功能,共同完成的。脾为胃行气于三阴,太阴经,胃,足阳明胃经,为脾行气于三阳,什么为脾为胃呀?其实就是相互之间的,相互为用。说是这么说,实际上就是脾胃共同的发挥作用。有阳气的作用,有阴津的作用,把这气血津液运行到全身各处。这是从生理功能方面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生理功能方面,胃为燥土,脾为湿土的问题。所谓燥湿相济,升降相因的问题,脾为湿土,胃为燥土,但是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这两个不是相互联系了吗?相互为用了吗?脾是湿土,但是喜燥,正好胃是燥土,为为燥土而喜润,正好脾是湿土,这俩是燥湿相济。其实还有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升降相因,脾虽然是属阴,但是阴极必升,所以脾气以升为顺,胃是属于阳,属于六腑之一。腑以下降为顺,或叫胃以下降为和。所以这是后人总结的,不是《内经》总结的。叫脾以升为顺,胃以降为和。这是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胃燥脾湿,正好两个脾胃相济,燥湿相济。正好脾喜欢燥,而胃就是燥。胃喜欢湿润,而脾就是性湿。所以燥湿是相济的。升降相因,脾是上升为顺,胃是以降为和,所以我们临床治疗,和胃。和胃,你必须要降,让胃气下降。胃以降为顺,以降为和。和胃就包括降胃在内。老往上逆,那就和不了胃。正好一升一降,这相互协调了。起到升降协调的作用。所以从生理上,有燥湿相济,升降相因这样的相互为用。或者叫做相反相成。
病理方面,病理方面看,还是一个阳道实阴道虚,我们提到过,同时,又提到脾病而四肢不用,脾病四肢不用,其实胃病四肢就用吗?不可能嘛!只不过是强调的是脾。所以在病理上,它们之间也是互相影响的。就以四肢不用而言,本段虽然说是四肢不用,关键在于脾,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胃热,照样四肢不用,比如说痿证,那当然就是属于不用,肢体痿废不用,肌肉萎缩,骨也萎缩,全萎缩,不能运动了,痿证。痿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阳明有热。由于胃有热了,津液不能产生,不能产生津液,当然四肢也不能用,那你不是个单纯脾的问题了。它首先是胃有热了。所以,前人总结出歌诀说,“五痿皆由肺热生”,肺热可以生痿,但是“阳明无病不能成”。阳明要没有病的话,一般不得痿证。痿证,它也得有阳明热病。也就得有胃病。胃的病。所以呢,你说脾,四肢不用都在于脾,不好那么说,其实就是相互联系。所以说,脾之病,胃之病,在相互联系上,从病理上,是非常密切的。而且胃的受纳存在问题,逐渐脾也会虚,脾不能运化,吃了食物也运化不了,胃也不能再正常的汲取、受纳,所以受纳与运化,胃主纳,脾主化,这俩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缺一不可。所以从病理上,它们之间也是密切联系的。
2. 后天之本
这后天之本的问题,是我们中医的一个独特的东西,可以说也是一个独特的理论。从现代医学看,把胃切除了,还可以照样输液活着,当然胃切除的胃,不能代表产生胃气的中医的整个的胃,但是毕竟中医也认为那是胃,也不能说那不是胃。所以咱们从中医理论上对这点尤其重视,特别是从古代的观点来看,要没有这个胃了,后天没办法活了。现在还可以输液、输营养,输什么等等的来维持这个生命,可以维持一段。这一段肯定不会太长。无论多长,也不如有这个胃存在的时候长。但是毕竟能维持。但是我们从中医角度看,没有胃气是不行的。当然我说了,现在所说的切除胃,不是,切不了中医所说的那个胃气,那不能说是一回事。但是现在所切除的那个胃,毕竟它也是属于中医所说的胃,也不能说不是那个胃。只不过,中医所说的胃、胃气,概念更大,更广。

气血之源,后天之本,这个历来被中医界所重视,甚至于也有不少专家专题写论文。金元四大家之一的,你们大家熟悉的李东垣,就是脾胃论,就是以一个强调脾胃的这个问题,而著称于医林,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在医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占在哪?就占在特别重视胃,特别引申、特别发挥了《内经》的脾胃的这个基本理论。他就成为一个大家。当然,重视脾胃是我们历来的观点,李中梓《医宗必读》其中含有《脾胃后天之本论》.他讲了肾为先天之本论、乙癸同源论;他讲了好几个论,从医学理论讲的理论,讲得很深透的。不妨读一读。

这是本段的。我们所说的从理论阐释方面,从组织结构、生理、病理,以及第二个问题,又谈了后天之本的问题。后天之本这问题我们将来在《内经》课当中,不断地会提到的。

【临证指要】
1. 脾病而四肢不用
脾病而四肢不用,一般的四肢怠惰,四肢无力,那么应该考虑到健脾气,补脾气。四肢沉重,应该考虑到健脾化湿,由湿重导致的沉重,刚才我说的,我们引证过《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实四肢,清阳不能充实四肢,所以四肢无力,这清阳主要是脾胃之气。所以四肢乏力,一般地说,应该考虑到补脾气。健脾的问题。四肢沉重一般考虑到健脾祛湿,由于湿导致了肢体沉重问题。再有就是是肢体不用,脾病而四肢不用,比如刚才说那个痿证,痿证有阳明热证,也得有肺热证。一开始的痿证都是先有肺热和胃热,产生肢体痿,或者一般的说痿证开初都有发烧,都有发热。热在哪来的?热在于胃,热在于肺,所以治疗痿证,开始都应该清肺热,清胃热,或者清宣肺胃之热。要清还有宣,清宣肺胃之热。当然现在很少见了,小孩都吃预防脊髓灰白质炎糖丸,在没有预防的糖丸,或糖丸不普遍的时候,那不很多人,真是很多人,太残忍了,都得了肢体的痿废,一侧的痿废,下肢为多,后来我们不是把那叫小儿麻痹症,那也是痿证。但是这个病,当初也是先有发烧,也是应该清肺胃之热,或者清宣肺胃之热才对。现在这个病越来越少,因为孩子们,幼儿都开始吃那个预防,免疫糖丸。就是说,那个病开始是肺胃,但是进一步,当这肺热、胃热都已经退了,肢体不能动了,那么这个时候要在中医治疗的话,就应该是采取健脾的方法。脾主肌肉,脾主四肢,脾病而四肢不用,所以当然应该是健脾补脾。针刺穴位也应该除了治阳明经,还应该治太阴经。吃药也这样。针刺治疗也应该这样。所以脾病而四肢不用的问题,它是一个要和整体联系的,要和全面情况,比如说 单单是痿证你要要看考虑到肺,考虑到胃,然后考虑到脾。病它有一个不同的阶段,以病所在脏腑,它有一个重点,但是毕竟是以脾胃为主,这是讲的脾病而四肢不用。

2. 胃是五脏六腑之海
这一段引证了《内经》的不少的东西,我们曾经说过,海是汇聚之处,是物器之大者谓之海,所以胃叫水谷之海,那么又叫五脏六腑之海,这个概念就是说是水谷精微化生之处,有了水谷精微化生,才能够滋养其他脏腑,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就这个意义上,所以是它是五脏六腑之海,又叫五脏六腑之大源。同时,你看到教材上引了,在【临证指要】第二里头,《玉机真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其实还是讲的后天之本的意思。所以,治疗任何疾病,都要注意胃气。诊断的时候,应该注意,病人胃气的盛衰有无,胃气旺盛,虽然有病容易治疗,胃气很衰,治疗比较难。没有胃气,一般说,从中医传统理论来说,是不能治疗,或者叫做非常难治。要说不治,说不治之证,《内经》虽有很多不治之证,但是《内经》也反对不治之证的说法。它所说的不治,无非说是很难治了。没有胃气,当然是很难治了。这是从诊断也好,治疗也好,就是从疾病,对疾病的观察,对疾病的分析,对疾病预后的认识,这是不错的。包括望面色,了解病人的饮食、二便,切脉,看看有没有胃气,等等方面都有注意。对胃气的认识,对胃气的分析,掌握病人,了解病人胃气的盛衰有无,只有这样你才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才能拿出一个相应比较准确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方面,治疗方面,第一点,无论治什么病,外感、内伤,都要注意保护胃气,不能说为了治病,把人的胃气给伤了,尽量保护,当然有一些药,肯定要伤一些胃,那你在配方的时候,要注意怎么样千方百计保护,让它少伤点胃气,这是治疗所必须的。不是只看到病,应该看到人。这个胃气就是这个病人的。我们治疗那个病,是用药去治那病,但是在治这病的时候,你要注意看到保护这个人,这个人的胃气,情况如何,经得起,经不起你这个治。所以《伤寒论》,学了一本《伤寒论》,专家不断的讲这个问题,从古至今研究《伤寒论》都提出这个问题,叫做保胃气,存津液。张仲景是医圣,给我们留下的经典,治疗很多的病,不论治哪个病,哪个方其中都有这一点,保胃气、存津液,都是要既治病,又看到这个人,这是怎样。同时在治病当中,就不许伤害胃气,保胃气、存津液嘛。再有呢,还有一些病,尽管并不是胃的病,是其他的病,肝、心、肺、肾这类的疾病,在治疗的时候,有的时候,疗效并不太好,常有这个事。看医书,什么病都能治,但是到临床上这明明是肺的病,你去死活治肺,翻来覆去治肺,不论你是寒热温清还是补泻,它都有不效的时候,或者说效果不理想,疗效都不理想,这个时候怎么办?有一招,就是调胃气。不单是补,还要有调的问题。从后天之本来治疗,培养后天之本,补充人体的正气,增加人体的抗病能力。这也是重视胃气的一个方面。当然对于肺而言,我们有补土生金,是吧,肺病治不好,就补土,补脾胃,补完脾胃,脾胃属土,就能生肺金,其他的病,也有这类问题,所以咱们教材的这个“胃为五脏六腑之海”的【临证指要】当中,引证了周子干的《慎斋遗书。辨证施治》,其中说“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说什么病总治也治不好,这可怎么办?当然有的强调是补肾一招,一个思路是从补肾,先天之本治起,但是也有一个思路,从后天之本治起。你比如周子干先生的《慎斋遗书》,就是从后天之本想到的问题。说诸病不愈,也就是说很多病不好治,效果不好,必寻到脾胃之中。你要找到它是不是脾胃的问题?方无一失,这样才不至于有失误。“何以言之?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诸疾日多矣。”病越来越多,“万物从土而生,宜从土而归”,万物虽从土生,万物又归于土,所以说补肾不如补脾,当然也有的专家说补脾不如补肾,是说我们现在引证的是强调补脾的重要性。确实,补脾很重要,但是不反对补肾的重要。那就根据病情而定吧。所以在临床上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诊断要注意胃气,用药不许伤胃气,诸病不愈,要考虑到从胃治起,从脾胃治起,这是临床应用的一个基本思路。

[完/5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4-25 11:5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