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二章 第十二节 张仲景定格中医理论(1)

[复制链接]
a
0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6:1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关于张仲景的传说
1、有关张仲景若隐若现的身世
中医业内人士尊张仲景为医圣,现代人也认为张仲景真的是医圣。医圣的称号非同小可,即使与张仲景同时代、名声大噪的华佗和董奉也无权享受,由此可见张仲景的影响之大。
但历史往往会作弄人,有关张仲景的历史记载少之又少,西晋的陈寿编撰《三国志》时对张仲景没有提及。这说明直到西晋时期张仲景还默默无闻,直到现在有关张仲景身世及事件都相没有确切史料提及,可以用“闻其名如雷贯耳、看其形若隐若现”来形容。
2、传说中的张仲景生平
有关张仲景的生平都是后人考证的结果,我们虽然不以认同,但还是要尊重社会的普遍说法,以下为百度百科的原文引用: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150~154年至公元215~219年间。为东汉南郡涅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县)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被尊为医圣。他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残杀的“党锢之祸”。军阀、豪强也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农民起义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一时里战乱频仍。百姓为避战乱而相继逃亡,流离失所者不下数百万。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 年),董卓挟汉献帝及洛阳地区百万居民西迁长安,洛阳所有宫殿、民房都被焚毁,方圆二百里内尽为焦土,百姓死于流离途中者不可胜数。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 一188 年)时的公元171 年、173 年、179 年、182年、185 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3、《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病理学临床医学巨著。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成为后世从医者必读的重要典籍。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后该书流传海外,亦颇受国外医学界推崇,成为研读的重要典籍。据不完全统计,由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记逾千家。邻国日本自康平年间(相当于我国宋朝)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也有近二百家。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目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据史书记载,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二、张仲景的身世判断
1、张仲景身世判断的方法
从《伤寒论》面世开始,张仲景的名字就被世人所熟知,有关他的身世和事迹在随后的近2千年里都说不清楚,今年我们如何可以说的清楚?
可以肯定的是,有关张仲景的身世都是《伤寒论》的价值被发现后才一一挖掘,但时过境迁一个“小人物”的生平琐事就算是神仙也难以再复原。现在所有张仲景的身世以及经历都被后人想象和杜撰,因此我们今天要考证张仲景的身世已经基本没有可能。但有《伤寒杂病论》在,要对他做一个大概的推断也比较容易,我们可以通过反证法得出结论。
2、《伤寒杂病论》发现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根据历史记载,王叔和是西晋著名医学家,他在公元242年被选为魏国少府的太医令,接触过太医院众多医书,公元266年魏国灭亡的时候他56岁。没有记载说王叔和当过晋国的太医令,王叔和的主要医学成绩应该完成于他56岁以后的晋代。
根据上述分析,王叔和接触《伤寒杂病论》肯定是在魏国的太医院内。这是因为《伤寒杂病论》和张仲景当时并没有名声,所以王叔和看到的《伤寒杂病论》肯定是魏国太医院的书库之中。
那《伤寒杂病论》又是如何进入魏国太医院的书库之内?答案是从东汉太医院传承过去的、而且是不被当时“医学权威”采纳积压的“书稿”。因为汉文帝对中医病理学的重视,汉朝的太医院从事中医病理学的研究应该从未中断,不定期的编撰一些相关书籍也在情理之中。但《伤寒杂病论》肯定是经过太医院的权威们审定过,只是张仲景的观点不被当时的权威们认可,所以《伤寒杂病论》被束之高阁。张仲景提出《伤寒杂病论》的时间也不一定就是东汉末年,也可能是之前的某一个时间点。
如果传说中的《辨伤寒》、《评病药方》、《疗妇人方》、《五藏论》和《口齿论》确实存在,那这些专著应该是《伤寒杂病论》的前期思想。
3、张仲景的身世判断
既然《伤寒杂病论》出自于东汉太医院之内,那张仲景肯定就是一个长期在太医院供职的小人物,有关出任长沙太守的那个“张仲景”可能另有其人。
由此可以判断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一个不知名的中医,通过推进或者是考试进入太医院做了一个普通的编修。后人只在《伤寒杂病论》书稿上获知张仲景其名,其他一无所知。
不过张仲景到底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只是知道被后人尊为医圣的张仲景生前默默无闻,也可能贫困潦倒。他耗尽毕生精力构建的中医病理学理论和临床专著《伤寒杂病论》生前无人问津,更不要说获取一点利益。经过近2千年的时光流逝,今天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去修正有关张仲景个人经历的历史认识。对张仲景身世的反思主要基于追溯《伤寒杂病论》渊源的需要,或者是张仲景编辑《伤寒杂病论》的初衷。
    三、《伤寒杂病论》在王叔和之前没有用于临床
我们认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历史上的一次理论创新,其意义与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和雷公运化五行相比肩,可冠名“仲景辩伤寒”,其功绩彪炳中医史册。
《伤寒杂病论》的创新之处在于“诊断之法”,张仲景留下的《伤寒杂病论》只是一个理论和想法,只有与王叔和编撰的《脉经》匹配使用才能发挥效果。所以只有王叔和才能发现《伤寒杂病论》的价值所在,反过来《伤寒杂病论》也为《脉经》创新开创了思路。
从中医临床实践分析,中医的传承都是师徒传承。一个中医师如果学的的是《黄帝内经》诊断方法,那这个中医师一辈子都不会再接受其他诊断方法。要改变诊断方法只能从非临床的有名望的“神医”开始,通过教授徒弟这样一代一代的推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汉朝以后中医的历史记载已经十分成熟,如果张仲景在医疗实践中实施了《伤寒杂病论》诊断方法,这是中医行业的惊天动地的大事肯定会有无数人发声,不管是赞誉还是反对。比如王叔和推出《脉经》和《伤寒论》就声名大噪。但他的同时代人没有张仲景的一点消息,后人都是从王叔和那里知道张仲景的。所以《伤寒杂病论》在王叔和之前就没有用于临床。
所以从逻辑分析,《伤寒杂病论》在王叔和之前确实不为世人所知,一直躺在太医院书库里“睡大觉”,直到王叔和发现他的数十年之后才借助《脉经》而横空出世。
张仲景最主要的贡献是开创了中医病理学,圆满的回答了汉文帝之问。但由于其主张无人理解,直到800多年后的宋代陈无择才悟出“三因学说”,更是在1000多年之后的金元时期才出现脾胃论。
《伤寒杂病论》的精华在于将内外邪分开,对于外邪采用查实证、去病因的诊断方法。至于《伤寒杂病论》的药方其实并无多少创新之处,只不过是古方与“新病种”的对症遴选,这些药方需要后人的反复验证调整,经过无数次帅选才成为我们今天见到的“灵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4-25 18: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