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太极、太极图与中医阴阳说之关系简析

[复制链接]
a
0 0
  @ME: 
7#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21:47:35 | 只看该作者
现代治《易》学者张其成《张其成全解周易·<周易>导读》说:
其实“经”和“传”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其性质完全不同,应该分开来论述。分而言之,《易经》是一部占筮书,以占筮成分为主;《易传》是一部哲学书,以哲学成分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6#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21:46:26 | 只看该作者
近代治《易》学者(疑古者多)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旧序》说:
《周易》一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经,二是传。
《周易》古经是因古人迷信而产生的一部筮书。筮就是算卦。古代算卦,一般是巫史的职务。巫史们在给人算卦的时候,根据某卦某爻的象数来断定吉凶,当然有些与事实偶然巧合的地方,这就是他们的经验。他们把一些经验记在某卦某爻的下面,逐渐积累,成为零星的片段的筮书,到了西周初年才有人加以补充与编订,《周易》古经至此才告完成。所以实际说来,《周易》古经不是一个时期写定,更不是出于一人之手。我们从它的内容和形式观察,它的完成当在西周初年。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班固(《汉书·艺文志》)都说“文王作卦爻辞”,马融、陆绩等(《周易正义》引)说“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这在先秦古籍书中没有明证,难于置信。今人有的说是东周作品,更不可从。
传的部分共七种,就是《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彖》、《象》、《系辞》各分上下两篇,因此《易传》共十篇,旧称《十翼》,都是《周易》古经的解释。这七种都作于东周时代,并非出于一人之手。司马迁(《孔子世家》)、班固(《汉书·艺文志》)等说是孔子所作,是不对的。近代有人说其中有汉人作品,也没有坚强的证据。《易传》的解经,诚然有正确的成分,但是有许多地方不符合经文的原意。而且《易传》的作者们常常假借经文,或者误解经文,或者附会经文,来发挥自己的哲学观点,又夹杂一些象数之说。讲《周易》固然不能抹杀象数,然而总是讲不圆满。总之,《易传》七种仅仅是《周易》古经最古的、有系统的、值得参考的、有正确成分的解释,绝不是什么“不刊之论”。初学《周易》,如果处处拘守《易传》去体会经文,那就难以窥见《周易》古经的原意。然而我们如果不管《易传》解经的是非,而只就传文所表现作者们的思想体系而论,那么《易传》还是古典哲学中异常重要的著作。
因此,我认为研究《周易》古经,首先应该认识到《周易》古经本是上古的筮书,与近代的牙牌神数性质相类,并不含有什么深奥的哲理。其次应该考释经文,参阅旧说,探索它的原来义蕴,对于《易传》只看做旧说的重要部分而已。有的可以引用,有的可以不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5#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21:45:25 | 只看该作者
今本《周易》分“经”与“传”两部分。《易经》成书于西周时期,乃是一部筮书,即算卦的书,出自卜史官之手。《易传》成书于战国秦汉间,乃是一部哲学书,出自受道家影响的孔门儒生经师之手。二者相差好几百年,其性质完全不同,应分别对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21:44:12 | 只看该作者
张氏乃承袭宋儒理学之说,广引邵雍、程颐、周敦颐、朱熹等理学大家之论,以《易》学附会推演《内经》之医理。见于其著作《类经图翼》和《附翼》。从此有了“医易同源”(《类经附翼·医易义》)之说,因“《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因此后世学者亦多以《易》学附会《内经》或中医阴阳说,硬要将太极、太极图之类《易》图塞进《内经》、塞进中医阴阳理论。殊不知,此并未使中医理论更加完善与成熟,反而使后学者及百姓误认为中医与卜筮、巫术、算卦等迷信术数有关。在此,我要举出《内经》和《周易》中各一句话,一针见血地说明,《内经》和《周易》不但不是一家,反而是针锋相对、互不相容的两门学问。
《内经》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素问·五脏别论》)这句话的意思是:对那些迷信鬼神的人,不要和他们讲真理。故《内经》坚决反对鬼神迷信,其中不研究鬼神问题。她研究的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灵枢·经别》)所以,《内经》研究的是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也就是医学。
《周易》说:“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易·系辞传上》)这段话的意思是:知道阴间和阳世的道理。推究终始,故知道死后和生前道理。精气形成万物,游荡着的灵魂使之变化,所以知道鬼神的情形和状态。简言之,《周易》要研究为什么会有阴间和阳世,生前和死后是怎么回事,而且知道鬼神的样子。显然,《周易》和易学是算卦(筮)、神学和哲学的混合体。
有的人可能不同意,把“幽明”解作“阴间和阳世”,而且举韩康伯以“有形和无形”解“幽明”。那么,我要问:紧接着的“游魂”和“鬼神”该如何解?不知道阴间的道理,怎么能知道鬼神的情状呢!在鬼神这个大问题上,《内经》和《周易》如此针锋相对,中医学怎么可能源于易学呢!医学和易学怎么会同源呢!中医学怎么会是易学的一个分支呢!
《周易》中还有一句话最能代表其书的性质。“大有”卦上九爻辞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总之,《周易》不过是祈求老天爷保佑的书,和《内经》根本是两回事。(赵洪钧著,金栋补注《内经时代补注·第八章内经与周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21:3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7-3-9 22:37 编辑

将太极、太极图明确附会《内经》者,首见于明代大医学家张介宾。如下图(非我们熟悉的太极阴阳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21:37:27 | 只看该作者
今本《内经》中既无太极之词,亦未见有太极之图象,更未引《周易》之“经”一句话,怎么能说和中医学有关系呢?怎么能说和中医阴阳说有关系呢?因为有学者说“中国文化是阴阳文化,《周易》是阴阳文化的总源,太极文化是阴阳文化的代表。太极阴阳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株奇葩。……无论易儒或道家都视之为己学,无不以太极阴阳为正统宗传。太极阴阳被应用的极为广泛,包括哲学、易学、道学、古天文学、儒家、道家、医学等,皆无不涉及。”(杨力《周易与中医学》)果真如此吗?试分析如下。不当之处,请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6-16 07: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