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讲解

[复制链接]
a
0 0
  @ME: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21:03:57 | 只看该作者
一、养生的重要性和方法

  原文: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译文:当年,轩辕黄帝一出生就显得神异聪灵,还在襁褓之中就已能够说话;幼年时期敬事尊长,品行中正;长大以后敦厚爱人,睿智英明。在功德成就之际,得到诸侯推奉,登上了天子之位。在公务之余,向天师岐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活到百岁以上,而且行动不显衰老;如今的人,年龄到了半百,行动就都已现出衰老的迹象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了呢?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候的人,其中懂得养生之道的智者,能够自觉遵守天地阴阳的规律,适应四季时令的变化,饮食有节制,作息有法度,不过分的劳心劳力,所以能够使身体与精神和谐统一,并存无损,从而享尽天年,活到百岁然后才离开人世。如今的人却不是这样,是把酒当作吃饭时的汤水来喝,把放纵的行为当作正常的活法,酒醉之后还去妄行房事;在追求嗜欲中使他们的精气枯竭,在恣情好色中使他们的真元丧尽;不懂得保持体内精气的充盈,不能够有节制的运用精神,只知道一定要使自己心情愉快,违背了使生命获得真正快乐的大道,作息也没有规律,所以活到半百就都出现衰老的迹象了。

上古时的圣王教导民众的时候,都曾强调说,一切趁虚而伤人致病的外来邪气,要注意适时避开;思想上要清净淡泊,没有欲求,这样,体内的正气就会和顺不乱。精神能够安守于内而不散失,那么病邪会从哪里侵犯人身呢?!正因为如此,所以上古时的民众都能够神志悠闲,欲望不多,心性平和,无忧无虑;身体虽然劳苦,但并不感到倦怠;人气和谐平顺,个个随心所欲,都能够实现愿望。也因而能够以他们的饮食为香美,以他们的衣服为舒适,以他们的风俗为快乐,彼此之间并不注重地位的高低,所以那时侯的民众都很淳朴。因此不正当的嗜好和欲求不能够动摇他们的信念,淫邪的东西不能够迷惑他们的心志。无论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也无论是贤能的人还是不才的人,都不去追求食色的享乐,所以合乎养生之道。他们能够活过百岁而动作并不显得衰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道德完善而且没有偏差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21:03:16 | 只看该作者
三、养生程度不同,寿命长短有异

举四种养生家为例,说明养生程度不同,其抗衰延年的效果有异。强调顺应自然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来调摄阴阳,以避免外邪的侵袭;主张形神兼养,尤重养神,为“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特别是经文“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即是调息、调神、调身的锻炼方法,对强身健体有重要作用。以上这些提示全面掌握、正常实施养生方法的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21:02:45 | 只看该作者
二、肾气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
论述人体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及肾气在这一过程和生殖中的作用。

  1.生殖方面
  从经文中看出,人之所以具有繁衍下一代的能力,这是由于肾气充盛的结果。女子七岁至十四岁,男子八岁至十六岁,肾气逐渐充盛,天癸发育成熟,女子月事以时下,男子有排精现象,此时阴阳和合,故能有子。反之如果肾气衰弱了,天癸竭,男子精少,女子地道不通,形坏无子,也便丧失了生殖能力。

  2.生长壮老过程方面
  生、长、壮、老、死是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人出生之后,从牙齿到头发,从肌肉到筋骨、形体各方面的不断发展,这是肾气推动的结果;五七五八之后,形体逐渐的衰老,以至齿发去,筋不能动,身体重,行步不正,这也是由于肾气逐渐衰弱的原因。所以肾气在人体生长、发育、壮盛和衰老的全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肾气的盛衰,决定着生命盛衰的不同阶段。
  发育期:女子7~14岁,男子8~16岁,从肾气盛发长齿更到天癸至,发育开始成熟。
  壮盛期:女子21~28岁,男子24~32岁,由于肾气平均,发育已完全成熟,表现为真牙生而长极。是人的智力和肢体发育达到全盛阶段的标志,此时的身体已是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了。
  衰老期:女子35~49岁,男子40~64岁,肾气渐衰,出现面焦、发堕发白、齿槁、女子停经,男子精少,以至筋不能动,形体衰颓等。从生长、发育至衰老整个过程,都体现肾脏精气的作用。

  3.寿夭方面
  既然一个人生长壮老过程,取决于肾气的盛衰,那么一个人寿命的长短,当然与肾气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故《医学心传》说:“肾气盛则寿延,肾气衰则寿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21:02:17 | 只看该作者
一、养生的重要性和方法

1.养生的重要性

养生又称摄生,即调养生息之意。其重要性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而且可以延年益寿,即经文所说:“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一点即使在今天,对保护人民的健康,也是有现实意义的,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2.养生方法   
(1)外避邪气:经文首先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作为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条件,张景岳称为“治外之道。”因人要依靠自然界才能生存,故而养生活动要求随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规律进行。
(2)内养正气:“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张景岳称为治内之道,精神修养。突出保养真气的原则,重视精神情志的调摄,后世据此而发明了许多健身术,如五禽戏、太极拳、气功等,都是通过自我锻炼来达到健康长寿目的。
(3)节制饮食:“食饮有节。”“节”即有节制、适量为宜。不加节制,就会导致疾病。如《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当饮食以倍量增加或暴饮暴食,就会发生腹胀、呕恶等消化道疾病。
(4)劳逸结合:“不妄作劳。”“养生以不伤为本”,运动要量力而行,劳逸结合。不宜长时间的劳动、运动,否则会逐渐降低工作能力,使动作不胁调,甚至会引起外伤骨折,严重者急性心肌梗塞。
(5)持之以恒:“德全不危。”坚持锻炼,持之以恒,在许多百岁老人的调查中,经常“动”是每位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是“动则不衰”名言的最好佐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21:01:35 | 只看该作者
(三)养生程度不同,寿命长短有异 
  [原文]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21:01:07 | 只看该作者
(二)肾气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原文]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21:00:34 | 只看该作者
(一)养生的重要性和方法  
  [原文]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6-17 16: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