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7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捉刀读伤寒》

[复制链接]
a
0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0:4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宛平捉刀客:“仲景经方即如一把双刃刀,对证则效如桴鼓,误用非但无效,还会伤人,既握刀在手,当战战兢兢,勤捉摸之。点点滴滴,坚持不息!”

黄煌教授论伤寒:“《伤寒论》书名伤寒,但全书是讲人的应激反应,讲如何用经方来对应和处理各种不同的应激反应。人类面临的应激原很多,寒冷、酷热、潮湿、细菌、病毒、创伤、出血、疲劳、紧张压力等等很多,人体接受的刺激不一,但人体的应激反应方式则一。所以,《伤寒论》论伤寒是举例,也是泛指,大可不必纠缠于气温的寒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0:45: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仲景之光 于 2014-1-12 10:47 编辑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三阳病皆属实,太阳实于肌表,阳明实于胃肠,少阳实于胸胁间。实于肌表者,汗之而愈;实于胃肠者,下之而愈;实于胸胁间者,和解之而愈。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俗谓六经,为古中医各个流派共用之概念,含义各有不同,仲景论之六经,非经络,非气化,非五运六气,非脏腑,乃病位、病情之阶段界定,这是大概,然后再有子目细分,最后都要落实到方证上,方证是辨证的最尖端,方证是诊断治疗一体化的,有诊断即有相应的对治处方,严密精妙,井井有条,如鳞甲森然。

仲景论中的六经消息量超大,如果不是仅仅指的经络,那它指的什么呢?(经络+脏腑+气化)的生理和病理?痕迹好像并不明显。

三阴三阳最容易使人与经络相联系,因为十二正经同样有太阳到厥阴六个名词,但是除了十二正经,人体还有任督等奇经八脉,难道把十二正经之外的经脉忽略不计了?不否认仲景论之六经与经脉有相关性,但是六经不是经络的专用术语,在这里应该是比经络更高级更有普遍意义的概念。

仲景论中提到的人体构造,有头、面、颈项、额、胸、胁、腹、脐、膈、四肢、手足、皮肤、骨髓、眼、耳、鼻、舌、咽喉、心下、少腹等,也提到心、胃、肝、脾、肺、膀胱、血室等,但是并没有什么大肠、小肠、胆、心包,难道也忽略不计了?

仲景在著书时,也比较费神吧,借用了六经这个旧有的名相,要构建起完备的经方实用诊疗体系,原来已经存在的经络、脏腑、气化等怎么处理,要不要纳入进来,古人著书浓缩简略,把超大信息量的内容压缩填充在六经这个框架内,年代已经久远,我们现在要把六经这个超大的压缩文件解压,不容易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0:51: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仲景之光 于 2014-1-12 10:52 编辑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中风和伤寒对比,一脉缓一脉紧,一汗出一无汗,恶寒为恶风之重者,体痛或体重皆可出现,发热皆有而不能分别,干呕亦属呕逆。

风寒辨:风者,空气流动之谓。寒者,温度相对偏低而已。两者同为无形之空气,可以刺激人体为病,但随即不复存在,其诱起的肌表不和,乃人身体表受到风寒刺激后所出现的不适应、不舒服,并非风寒稽留于人体而不去,治以解表,调节营卫使之和,从而解除这种不舒适,绝非真有风寒之气可以去除。

中风、伤寒,为概括性名义,其诱因刺激可相同,但具体见证不同,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体质不同,内环境不同,对于同一外因刺激而身体的应激反应亦不相同。

中风、伤寒发热或不发热,并不绝对,若发热体温升高,则脉呈数象,中风脉而浮缓数,伤寒脉而浮紧数。现行教材的“风寒感冒脉浮缓、风热感冒脉浮数”是不尊重事实的,如此则大多数的风寒感冒发热者都要被拉黑成风热感冒了,这真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如果是体质柔弱抵抗力差对外界风冷刺激敏感的人群,比如说桂枝体质,发生外感病后反应出来的就是“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特点,可以进一步引申思考:“黄芪体质者,外感时也会表现为这个特点吗?其它体质者,在外感时分别会表现为怎么样的特点?如果表现不同,为什么会表现不同?因为体质不同,内因不同,反应机制不一样,所以在同样的外界风冷气候刺激下才会表现各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0:56:11 | 只看该作者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伤寒之体痛一症,有体痛和体重两种情况,由“37条大青龙汤身疼痛而38条大青龙身不疼但重”可以悟出,而且在临床中也确实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0:58:13 | 只看该作者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于寒而病太阳者,传与不传,在乎静与不静,脉不静者人亦不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0:59:14 | 只看该作者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1:0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仲景之光 于 2014-1-12 11:03 编辑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发热恶寒而不渴,若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证悬殊治亦悬殊,不能一概而论。)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病在阳,应以汗解之,但温病经发汗则热不退甚而灼热。)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掣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温病误治,以火熏为最凶,万万不可再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8#
发表于 2014-1-12 21:20:32 | 只看该作者
这段正是我目前学习的,很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5-4 04:5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