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暴风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讨《黄帝内经》的创作过程

[复制链接]
a
0 0
  @ME: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00: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如果追本溯源的话,血络的产生实际上就是神气往来出入的流通过程发生了淤滞阻塞的结果,故神气淤滞阻塞才是“血络”这个概念的内涵。

通过“粗守形,上守神”,我们已经知道,“神”本来就是至精至微的血气,它与有物理形态的正常血气在本质上属于同类物质,只是因为过于微细,肉眼看不到它,古人才可以用“神”或“神气”这种近似于虚幻的称谓来表示它。然而一旦由于客邪侵入,导致腠理缝隙的狭窄和壅堵,则神气由于流通不畅,势必会滞留淤积于腠理缝隙之间而且累积得越来越多,待其数量累积到一定的程度,量变引起质变,其在皮肤表层的部分便看得见、摸得着了。于是,原本生理之神,就转化为病理之邪——这就是“血络”的形成机制。

因此,在《小针》作者,“血络”既是客邪侵入肌体的客观表现,又是神气瘀滞的必然结果。故仔细审视皮肤,查看血络的有无、多少及其所在部位,也就成为诊断疾病的关键,而这个对血络格外关注并认真审视的行为本身,就是“守神”。很显然,后世中医的所谓望诊,从来不包括此项内容。

“睹”,当然是用眼睛看的意思;“疾”,则是轻微的小毛病的意思。《说文》:“病,疾加也”,即“疾”的进一步加重才构成“病”。盖当时一般的医生(巫医)不懂得“神即血气”的道理,所以他们对于血络肯定会熟视无睹。比如某人皮肤表面出现了一些非常微细的小血络,在巫医看来就是无关痛痒的小毛病,甚至根本不认为是什么毛病,因此不会对这些血络特别在意。而这种对血络熟视无睹、毫不在乎的态度,即被《小针》作者责之以“未睹其疾,恶知其原?”

因此,这句“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其实是对巫医的批评和嘲讽。是说他们对血络视而不见满不在乎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根本不可能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恶”,古同“乌”,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否定疑问词“怎么会……”,实即“根本不可能……”的意思。

那么,这句话的肯定含义(睹其疾,知其原)也就很明显了,那就是:作为一个正式医工,千万不能像一味“守形”的巫医那样,一定要非常重视血络——须知那是一种由神气转化而成的邪气——具体地说,针医在临诊之时,必须首先仔细查看患者的周身皮肤,一旦发现哪里有血络,便表明那里的神气流通机制出现了故障,也就是腠理缝隙发生了严重的阻塞,于是便知道相应的部位一定曾经或正在遭受客邪的侵袭,于是也就可以作出明确的诊断——这个部位就是疾病的源头。

以上是古代针医的诊断要领,也是“上守神”在疾病诊断过程的具体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4: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10:
刺之微,在速迟。

说解:
明确了疾病之源以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处理的问题,毫无疑问,临床实践的第二步即是治疗,而这句话讲的正是针刺治疗的关键性技法,而且,很显然,这里的“速”与“迟”,是指两种截然不同的刺法。

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神气,由于长期的滞留累积,到了用肉眼能够看到血络的程度,它就不再具有生理方面的正面意义了,而是堕落为一种致病因子。这是因为,神气与客邪使用的是同一个通道——腠理缝隙,由于腠理缝隙的相对狭窄,在阻滞神气流通的同时也会阻滞至少等量的客邪,故形成血络的物质看似血气,其实并非纯由血气所构成,而是自身血气与外界客邪的混合物,因此属于变了质的、再也没有利用价值的血气,此所以奇邪血络又被古人可称之为“恶血”。是则血络的存在即意味着客邪已经侵入肌肤之内,哪怕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病症,其对于人体健康业已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故属于必须清除的对象。而其具体操作,就是要用针刺的方法把这些“恶血”排泄出来,哪怕损失一些原本属于自身的血气,也是毫不吝惜。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生理病理观,《小针》作者关于刺泻血络的具体针法,就是果断干脆,把针尖直接对准皮肤表层的血络,以轻快敏捷的手法,快速地点刺出血,此所以谓之“速”。《说文》:“速,疾也”。

这种快速点刺的操作手法,其临床意义在于:既能排泄奇邪恶血、疏通气穴通道,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这是因为刺泻血络只能在皮肤表层浅刺,不能越过皮层,而皮肤表层的神经又极其丰富,如果犹疑迟钝,针尖在皮内稍有延滞,就犹如钝刀子割肉,患者势必疼痛难耐、无法忍受,所以要求操作者务必要“速”。

但是,如果进一步深究,皮肤表面某个部位之所以出现血络,其实又是这个部位的神气流通量减少的缘故。换言之,必然是首先出现神气流量的减少,致使腠理缝隙不能保持必要的致密程度,才使得一直环伺于外的客邪终于有机可乘,从而乘虚而入。这种状况,在《内经》又叫做“腠理疏松”或“腠理松弛”或“腠理不固”,总之是神气发生量的减少使得防御屏障有了薄弱之处,以致防御能力变得低下了。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小针》作者制定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治疗方法,那就是,除了刺泻血络以排除已经进入体内的客邪,还要针刺该部位的深层软组织,以获取针感的方式来增加这个部位的神气发生量(这种刺法在古人也叫“致气”或“引气”,其作用即在于增加局部的神气数量),从而恢复腠理的致密和坚固。然而这种以“引气”为目的的针法,必须使针尖穿越皮肤表层和皮下脂肪层而达至肌层,然后还要停留一段时间(现在的叫法是“留针”),此所以谓之“迟”。《说文》:“迟,徐行也”。

由此可见,所谓“速迟”,实乃针刺治疗的两种最基本的针法:“速”是对皮肤表层血络的快速点刺法,“迟”是对皮下肌肉层的深刺留针法。

“微”,在这里是形容技法之精妙,所谓“刺之微”,就是针刺治疗中最为精妙的关键技法。

以上是古代针医的治疗要领,也是“上守神”在治疗过程的具体表现。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古代针医的“守神”操作,无论诊断还是治疗,都非常简单易行,毫无神秘可言,关键只在于是否懂得“神”的具体涵义。

另需说明,传统的放血疗法,都是对比较粗大而明显的表浅静脉的放血,而古代针医所说的“血络”,不是粗大的浅静脉,而是皮肤表面非常细小的血丝,按现代医学的说法,就是“毛细血管扩张”。因此,观察和刺泻血络这种治疗方法,肯定不是继承的巫医巫术,应该属于《小针》作者的独创发明。

最后要说明的是,在采取“速”、“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针法的时候,作者所使用的针具必然也是截然不同的。然而他之所以对所用针具只字不提,和他用“小针”这个模糊术语如出一辙,都是出于对针具保密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3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04: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11:
粗守关,上守机。

说解:
从“粗守形,上守神”开始的第7、8、9、10四句,可以划为一段,分别讲的是针刺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虽寥寥四句,却是精华所在,对于《小针》作者的徒子徒孙以及所有的后世针医,这四句话足堪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故可以统称为“小针之要”。

很显然,“粗守关,上守机”与“粗守形,上守神”在句式上一模一样,而内容却完全不同,这说明作者意犹未尽,他还要对前边的四句话加以补充或修正。然而这实际上是一种很不正常的举动,因为,在讨论学术问题的时候,自己刚说过的话,不应该由自己来否定。

因此,要想理解《小针》作者的这句话,必须把我们的思想投入到针医诞生的那个环境之中。

我们已知《小针》作者是第一代针医,也就是说,当时只有他一个人向传统医学发起挑战,则其尴尬寂寞绝非后世诸生所能想象。盖针医创业之初,亦如襁褓婴儿,势单力孤,非常艰难,而当时的主要问题,就是民众囿于巫术传统,对针医这个新生事物并不认同。有鉴于此,《小针》作者举办的这个讲座只能是平等的开放的互动式座谈会,在那个场合不存在学术权威,虽然他是召集人、主讲人,但是听众可以随便发问,当面指责,而他亦须当场解释和答复。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氛围,《小针》作者刚说了几句,就说不下去了。

实际上,由于《小针》作者的跳跃式思维,或者出于保守心态故意说得含糊不清,不光是后世之人对于什么是“神”以及如何“守神”深感困惑,就连亲耳聆听《小针》讲座的那些古人,也未必能够听得懂。最起码,《小针解》的作者就没有听懂——你看他的注解,简直就是驴唇不对马嘴——而且,即便有个别人听明白了,但是当他们意识到,这个自诩“守神”的针医与传统巫医截然对立,其特点就是把铁针深深地扎进肉里,也必然会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质疑和指责之声不绝于耳,也就可想而知。我推测,当时比较尖锐的反对意见无非有下面几种:

巫医有什么不好?很多病人都是被巫医治好的!
你把铁针深深地扎进肉里,那就是“守神”呀?
巫医早就会扎针治病,你能治什么病?
守神和守形都是扎针,其上与粗凭什么由你来决定?
……

非常幸运的是,华夏民族的针医创始人是道家门徒,所以他面对种种鄙薄和非难,能够和颜悦色地耐心解释,否则针医这朵奇葩很难取得民众认可,这项伟大的发明很可能就像其他的古老民族一样夭折在襁褓之中。于是,《小针》作者必须把针医的特点和优势再重新阐述一遍,这就是“粗守关,上守机”与“粗守形,上守神”在句法、语气上完全重合的原因,而作者的诚恳和耐心也就溢于言表:各位,请稍安勿躁,为了解除各位的困惑,下面我从头再讲一遍。这次不用任何专业术语,请让我用最朴素直白、通俗易懂的事物来打比方,也能够把治病的道理、“守形”与“守神”的区别、以及传统巫医的伪劣,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是,毋庸讳言,打比方这种论证方式,在现代学术领域被视为耍赖而严格禁止。只不过,在古代,打比方却是阐述深奥道理的最佳方式。因为,生动形象的比喻,能够比较容易地被民众理解和接受。对于这种论证方式,今人有诩以取象比类或类比推理者,似乎也属于科学论证之一种,还有人甚至赞许为是比逻辑思维更高明的思维。但是我们务必要明白,古人只有形象思维法,故取象比类或者类比推理实属古人的无奈。

关,本字做關。《说文》:“關,以木横持门户也。”也就是门闩。古代的民众,对门闩都非常熟悉,那就是一根手臂粗细一米来长质地坚硬的木棒,作为晚间禁锢门户之用,平时就靠在门板后边,取用非常方便。因此,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门闩还是非常顺手而且颇具威力的一种武器,故“守关”其实就是以门闩为防御武器的意思。然而,显而易见的是,门闩这种武器通常只用于市井无赖聚众殴斗的场合,并且只有在老弱妇孺面前才显得威力十足,如果在正规的战场上,面对着金戈铁马、剑戟斧钺,门闩的威力就微乎其微,因为它算不得真正的兵器——这就是“粗”的所作所为。

机,本字做機。《说文》:“主发谓之機”。又:“發,射發也”,即发射箭矢。故“机”的本义是弩机,也就是机弩上控制发射的扳机,是则“守机”其实就是以机弩为战斗武器的意思。相比较而言,机弩是西汉时期最先进的兵器,只有主力精锐部队得以配备,故只能见于正规的战场,因为它有射程远、力量足、精准度高多种优势,有的机弩甚至可以连发,故杀伤力之大,堪称所有冷兵器之冠,而每每作为攻坚克难的神器——这就是“上”的所作所为。

因此,所谓“守关”、“守机”者,就是在遭到敌人侵犯的时候,使用什么武器进行抗击的意思。

如果把客邪侵袭人体比喻为气势汹汹来势凶猛的敌人,把治疗疾病比喻为对来犯之敌的奋力抗击,那么,粗工在战斗中所使用的武器就是不入流的门闩,而上工所使用的武器则是威力强大的机弩——这就是“粗守关、上守机”的字面意义。

但是,我们要知道,实际上,自打有史可查的春秋时代以来,正规军队就不再以木棒作为兵器。所以,透过“粗守关”这三个字,人们联想到的并不是正规部队的士兵,而只是一个民间的市井混混。可是透过“上守机”三个字,却使人联想到操控机弩的武士才是正规部队中决定战斗胜负的有生力量。把这两个形象加以对比,任何人都能容易理解,“守关”与“守机”的武力级别,简直是一个在地,一个在天,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通过这简短的六个字,《小针》作者就把“守神”何以高于“守形”的问题解释清楚了。同时,听众席也随即变得鸦鹊无声。因为,这一次,他们真的听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3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6: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12:
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说解:
由于机弩是一种威力空前强大的新式武器,而针刺疗法是一种疗效空前显著的新式医学,所以在《小针》作者看来,机弩与针刺不光在作用方面有某种类似,在功能原理方面也颇有类似,故可以广泛类比、相互对应。

先看机弩的操控装置:虽然扳机是控制发射的关键部件,但那只是表面现象,而其核心装置是扳机和弩牙共同组成的一个擒纵机关(扳机的上部与弩牙的刻口连接,扣动扳机使弩牙上下动作,则刻口擒纵开合,藉此控制发射),因此,机弩的真正控制枢纽是擒纵器。由于这个奇妙的擒纵装置隐藏在一个镂空的槽内,外边根本看不到,故谓之“机之动,不离其空”。这个“空”是指镂空的凹槽,术语应该称“机括”,但是《小针》作者并非机弩行家,而且这些听众也非机弩专业,所以他不会也不必使用机弩术语。

很显然,这是用隐藏在机括里边的擒纵器来比喻“神”在人体的主宰作用,因为,生理状态的“神之动”,也是“不离其空”(这个“空”是指腠理缝隙),肉眼根本看不到,而病理状态的血络亦产生于无形的腠理缝隙之中——所以,一旦明白了机括里边暗藏着的这个擒纵装置的重要性,也就明白了神气的重要性。

再看机弩的实际操控,与其它冷兵器更是截然不同:弩手必须保持全身纹丝不动,而只要一个手指轻轻扣动扳机,就完成了发射。此便谓之“空中之机,清静而微”。“清静”是指弩手瞄准的时候整个身体包括呼吸都处于静止状态,以及机括内部蓄势待发的异常安静状态,“微”是指擒纵装置的动作幅度非常微小。

很显然,这是以操控机弩的轻灵微妙来比喻“守神”的操作。盖针刺疗法的实际操作和扣扳机差不多,所谓“刺之微”,也需要操作者聚精会神地瞄准,全身纹丝不动,屏住呼吸,蓄势待发,也是以很小的幅度,很轻灵的点刺——所以一旦明白了扣动扳机(发射)的要领,也就掌握了针刺操作的技巧。

还有,扣动扳机的意义,或者机弩的实际用途在于,它能发射出高速运动的箭矢,其速度之快,对面的人肯定抓不住它,后面的人肯定追不上它,此便谓之“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而机弩的强大威力即体现于这一刻。

然而血络也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因为谁也无法预知它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失,所以也可以用“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来形容。并且,针刺血络的临床意义即在于它有稍纵即逝的特性。也就是说,针医一旦发现血络,应该意识到这正是“其来可逢,其往可追”的恰当时机,务必要趁此机会赶紧刺泻,否则血络(那是客邪的标志)很可能扩散蔓延,或者潜入组织深处,那就可能引发真正的大病——所以一旦明白了机弩的强大威力只能体现于一瞬间,也就明白了观察和刺泄血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通过这样一番形象生动地相互比照,广大听众便从机弩的奇妙,领悟到了针刺疗法的奇妙,从而心悦诚服、欣然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3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2: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13: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

说解:
因为巫医的历史非常悠久(比针医要悠久得多),有广泛而深厚的民间基础,而且,巫医很早就使用针刺的方法治疗疾病,甚至巫医还有专门讲述针刺治病的书籍(比如《内经》中多次提到的《刺法》一书),所以,接下来,《小针》作者还要借着机弩的话题再说说巫医的扎针治病是怎么回事。

无论如何,巫医也是一个以“治病救人”为职业的医务工作者群体,而一个群体就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实际上,巫医这个群体中肯定也有一批脑瓜活络、好奇心强、肯钻研技术的人,他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着针医这个新生事物,加上他们本来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所以这一部分巫医能够很快地领会和掌握针刺技术,从而也能够打出“针医”的招牌(这相当于清朝末年在某个大城市打出“西医”的招牌,非常引人注目)。只不过,这些由巫医转行过来的“针医”,没有经过《小针》作者的口传心授,属于自学成才,则其针法只能形似,而非“针道”之正宗。故在《小针》作者看来,这些人都是冒牌货,必须予以揭露和澄清——这就是这句话的社会人文背景。

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有些人虽然也以机弩为武器而号称机弩手——在这个意义上他也是“守机”者——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或者不掌握发射要领,所以名不副实,只能算是滥竽充数。

根据“粗守关,上守机”的定性,很显然,这其实就是含沙射影地抨击那些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针医,而能够让《小针》作者强烈鄙视严厉抨击的针医,不可能是他自己的门徒,只能是与“守神”派格格不入的巫医,而且只能是由巫医改行的半吊子针医。

继续按字面意义来看:被《小针》作者认为是滥竽充数的“守机”者,又可以细分为两种类型——“知机之道”者和“不知机道”者。

第一种,“知机之道”者,他的毛病就是不会瞄准。我们都知道,像机弩这种远距离发射器,只有瞄得准、射得中,才能真正发挥威力,如果不会瞄准而盲目发射,再好的机弩也是白搭。此处需要明确的是,在该作者看来,瞄准不属于“机道”,而属于个人天赋。故所谓“知机之道”,是说这个人已经掌握了安装箭镞、张弦、扣扳机等等基本操作要领,并不包括瞄准。

“挂”,有牵挂、挂碍之意,也就是心有旁骛、走思走神。我们知道,瞄准的时候必须静心屏气、聚精会神,如果心不在焉肯定就瞄不准,故所谓“挂以发”就是在没有瞄好准的情况下仓促发射,也就是胡乱发射的意思。

但是我以为这个“挂”其实是“詿”的错别字。作者当初之所以写错别字,可能是同音的缘故,也可能是形近的缘故,总之,提笔忘字,以同音字或形近字替代,在古人也是常有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然而该文一旦传世,而作者的威望又足够崇高,门人弟子尽皆仰视,尊之为宗师、鼻祖、泰斗、圣贤,自然只字不敢擅改,于是将错就错,以至于今。

《说文》:“詿,误也”,则“詿发”即误发,而“詿以发”,就是向错误的目标发射,总之是看不准或者没有瞄准目标,就发射出去了。是则“知机之道者,不可诖以发”,即是说光知道张弦装箭扣扳机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瞄准正确的目标。也就是说,操控机弩的关键技术在于瞄准,而这个弩手天生不会瞄准,所以说他名不副实、滥竽充数。

第二种,“不知机道”者,他的毛病是全然不懂。所谓“不知机道”,是说这个人虽然持有机弩,却连如何张弦上箭扣扳机这些基本操作都不会,那么,他手里的机弩,只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所以更是一个冒牌货。

“叩”,《说文》:“击也”,这个“击”是轻轻敲打的意思。《论语·宪问》有“以杖叩其胫”,是说孔子拿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这显然是以很小的力度轻轻地敲打。故所谓“不知机道,叩之不发”,就是说这个人面对来犯之敌,虽手持机弩却因为不会发射而无所作为,故机弩在他手里就如同废物,顶多是在危急之时,挥舞着机弩去敲打敌人。然而这就更加滑稽可笑,因为机弩质地轻薄,没多少分量,即使敲打在敌人身上,其力度也很轻,不具有任何杀伤力,那还真不如一根门闩来得顺手。

《小针》作者的本意显然是以操控机弩的技术熟练程度来比喻针刺技术的真伪和高低。故所谓“知机之道者,不可詿以发”,其实是讽刺某些针医,装模作样,煞有介事,应名儿扎针治病,其实并不知道正确的针刺部位,只是胡扎乱刺而已;所谓“不知机道,叩之不发”,其实是揭露某些针医,连最基本的医学常识都不懂,所以一遇上真格的病症,便黔驴技穷,茫然不知所措。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两个窝囊透顶的机弩手都是作者虚构的,在实战中不可能有这样的“守机者”:一个弩手,掌握了机弩的操控要领却不知道瞄准,或者拿着机弩左支右绌却叩而不发。所以,这句话已经不是学术论证,而属于不同门派之间的中伤和诋毁。

很显然,《小针》作者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要贬低其他门派的针医,借以显示自己才是华夏针医之正统。单看这种行为似乎不够厚道,但是如果考虑到他诋毁的本来是巫医,而作者曾经饱受巫医的挤兑,也就能够理解了。更何况他此次演讲的目的唯在于招徕信徒,总要有点自吹自擂才行,毕竟脸皮薄做不成大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3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14: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


说解:
这个时候,估计听众当中又有人提问:你凭什么说别的针医都是胡扎乱刺呢?
作者答曰:因为他们不知道邪气的往来。须知针是用以祛邪的,不知邪之所在,即犹如盲人骑瞎马,必然每一步都是昏乱的。
听众又问:何以见得别的针医不知邪之所在呢?
作者答曰:因为审知邪气往来的技法是我的独创发明,我若不讲,别人当然不知道。不光那些冒牌针医不知道,除了我,世上还没有第二个人知道。所以,你们要想学真正的针医针术,必须得跟我学。

以上对话虽是虚拟,不过的确是《小针》作者的本意。请看:

关于鉴别一个针医是不是假冒伪劣滥竽充数,《小针》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令人神往的技术指标——“知其往来,要与之期”。这个指标,说白了,其实就是辨认和捕捉病邪的本领。毫无疑问,拥有这种本领,是每一个年轻人都非常渴望的。因为,如果你掌握了病邪在什么时间肯定出现在什么地点的规律,到时候只要用针扎它一下,不就立马霍然痊愈了么!

关于如何才能拥有这种非凡的本领,《小针》作者没有说,但是却给出了一个更加令人神往的暗示——“妙哉!工独有之”。这个暗示,说白了,就是这种本领确实非常奇妙,不过那是我的独家秘技。这个“工”,显然是作者自称。而“粗之暗乎”,则是反过来说:其他的针医都不知道。

话到了这个份上,我估计大多数听众都会被《小针》作者高超的忽悠能力所倾倒,大凡有点理想抱负的年轻人都会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于是纷纷倒地参拜,争相表示拜师学艺的坚强决心(凡是此次参拜者都有可能成为《黄帝内经》的作者)。至此,《小针》作者为招募门徒而举办的第一场演讲圆满成功,而《小针》的第一段也到此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3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0: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15: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

说解:
现在开讲的是第二场座谈会,时间应该在前一场的数日以后。因为上一讲的效果不错,不少人被《小针》作者的精彩讲演所倾倒,纷纷皈依于“小针”门下,一时传为佳话,所以这一次听众人数明显增多。

第二讲的套路和上次差不多,也是先讲针医理论,再讲操作要领,最后解答听众提问。

需要再次说明的是,《小针》作者之所以举办学术论坛,是因为他预感自己来日无多而后继无人,迫切需要招徕弟子门生,使自己的学术和技术得以传承,故其演讲以气势恢宏的综述为特色,以展示针医的神奇效能为重点,这种场合不可能谈论技术细节。

在上一讲,作者已经介绍过,“守神”是针医最基本的操作要领。这一讲,则主要介绍为什么“守神”以及如何“守神”。(前文已经有不少关于如何“守神”的内容,但那全都是我的串解,不能作数,我们还是要以《小针》作者讲的为准。)

首先讲为什么“守神”。

毫无疑问,“守神”操作只能建立在神气的生理规律这个基础之上,而古代针医关于神气的生理规律的认识,就是以神本主义形神一元论为基础,研究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神气运行理论。

很显然,“往者为逆,来者为顺”中的“往”、“来”,其实就是指神气的运行。再联系前面序言中提到的“营其逆顺,出入之会”,其中的“出入”,显然正是“往来”的互语。由此不难看出,“往来”、“逆顺”、“出入”,其实是指同一件事情,那就是神气在人体的正常运行。因此,“往者为逆、来者为顺”其实就是“守神”的理论根据。这里的关键在于,作者为什么把神气的“往来”明确标记为“逆顺”?

按照形神一元论,我们不难理解,人体的皮肤以内都属于形的范畴,因此,只有皮肤表面才是神气在人体的主要聚集场所,故神气在人体的运行,也就只能是以皮肤为根据地,通过腠理缝隙,在形体内外往来出入。也就是说,在古代针医的心目中,人体的神气,主要集中在皮肤表面的毫毛腠理之间。这就是皮肤表面的感觉特别灵敏的原因,而且,很显然,这个意义的神气是没有形迹可循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故所谓“营其逆顺,出入之会”,其实就是指神气在皮肤表面的“出入”为“逆顺”,而“往者为逆,来者为顺”中的“往来”,显然亦是相对于皮肤表面而言:神气从腠理缝隙的深处向皮肤表面运行的过程乃一渐行渐近过程,即谓之“来”,神气从皮肤表面向腠理缝隙深处运行的过程乃一渐行渐远过程,即谓之“往”。也就是说,“出”即“来”,“入”即“往”。因此,腠理缝隙作为神气往来的必由之路,又谓之“出入之会”(由此还可以领悟:古人的“腠理”、“气穴”、“腧穴”、“腧会”这些不同的名词,其实都是同一个概念,其内涵就是神气往来出入的通道)。

然而神气在人体的所有妙用,也正体现在这往来出入的运行过程之中。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神气对于人体的作用,其实是利弊参半:一方面,它能给人体带来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也能给人体带来无穷的祸患。“顺”是褒义词,指神气带给人的好处;“逆”是贬义词,指神气带给人的坏处。后人往往只知神气极其重要,以至于把“神气”这个概念都神化了,却没想过神气有什么坏处,然而古代针医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否则为什么要“守神”、“治神”呢?

所谓“来者为顺”,即是说神气的一半好处,也就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必以神气的内在发生为基础。如果神气不能从肌体内部源源不断地发生出来,则人体的神气必将越来越少,于是皮肤不能保持温暖,而皮肤感觉也就越来越模糊迟钝,最后发展为大面积的麻痹不仁,乃至肢体痿废、失聪失明,那就全然丧失了生机。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羡慕他人的耳聪目明、反应敏捷、皮肤滋润光滑、富有弹性,那其实正是神气的发生特别充足而生命力特别旺盛的表现,故曰“来者为顺”。

所谓“往者为逆”,即是说神气的一半坏处,也就是人体的正常病理,必以外邪的侵入为由。因为神气由表入里的运行过程也将携带外界的客气进入肌肤之内,从而引发主客冲突,导致疾病发生,故曰“往者为逆”。

由于神气通过腠理缝隙不停顿地往来出入,所以外界客气也就随时随地伴随着向内运行的神气侵入到人的体内,而健康人之所以不病,只是由于自身神气的发生量比较充沛,足以对侵入的邪气实行有效的拦截,乃至全面驱逐。因此,“来者为顺”在这里的具体含义,是说向外运行的神气具有驱除客邪以保护健康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3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2: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16:
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说解:
下来,作者要告诉我们,“守神”是多么的简单。

既然神气运行具有“往者为逆、来者为顺”的特征,那么所谓“治神”,其实就是制神气之逆而助神气之顺。

所谓“明知”,是说用眼一看便知,无须分析思忖。这是因为,所谓“逆顺”,原本指的是客邪是否侵入,而客邪侵入有一个明显的客观表征,就是血络。由于血络明摆在皮肤表面,一看便知,故“明知逆顺”与“睹其疾、知其原”其实是同一个意思。

具体地说,此所谓“逆”,就是用肉眼一看,在病人的皮肤表面发现了血络,这就表明已经有客邪侵入,而且肯定堵塞了腠理缝隙,所以才造成神气的滞留淤积,这就叫“明知为逆”。
那么,为了疏通淤塞,就需用使用针刺的泻法,把客邪排泄、祛除出去——这就叫“制神气之逆”。

同样的道理,此所谓“顺”,就是用肉眼一看,在病人皮肤表面没有发现血络,这就叫“明知为顺”。

然而“顺”出现在这里并不是好事,因为这个“明知逆顺”的对象显然是指一个具体的病人。也就是说,如果在正常健康人的皮肤表面没有发现血络,那表明神气旺盛,当然是好事,但是正常健康人一般都不会求医问诊,所以不在医生的“明知”范围。

须知病人之所以求医,之所以接受检查,必然是躯体已有了明显不适,而有明显不适的人如果未能检测出血络,则只能说明其神气的发生量严重不足,客邪在没有神气拦截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穿越了皮肤,并且已然深入到了肌体内部。因此,这个“顺”实际上比“逆”的病情更为严重一些。

那么,为了恢复正常的防御功能,就需用使用针刺的补法,以促使神气发生——这就叫“助神气之顺”。

在临症之时,由于“逆”就是有血络,而血络即表示客邪已然侵入了主体,所以“逆”其实就是实症;由于“顺”就是没有血络,而没有血络即表示神气发生量不足,所以“顺”其实就是虚症。因此,所谓“明知逆顺”,其实也就是“明知虚实”的意思。换言之,古代针医所谓“虚实”、所谓“有余不足”,也是通过观察皮肤,一看便知的。

由于逆顺所代表的虚实在形式和性质上截然不同,所以治疗方法就要分别补泻而迥然有异,并且,按照有无血络这个客观表现来判断疾病的虚实属性,一眼就看得明白,而针刺究竟宜补宜泻,也就随之确定,一切都非常简单明确,没有任何思索考虑的必要,故曰“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内经》经常提到一项治疗法则,叫“视有余不足”或“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实也是根据皮肤表面有没有血络来确定疾病的虚实而分别予以补泻的意思。“视”就是用肉眼观瞧,凡有血络即为“有余”(实症),凡无血络即为“不足”(虚症),而用针刺的方法分别施加补泻,那就是“调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3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1: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17:
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说解:
接下来,就是“守神”的操作要领,亦即补虚泻实的操作原理,然而这也正是针刺治疗学的根本原理,故而又谓之“针道”。

如果我们问一个造诣颇深的现代针灸学大师:“针刺治病到底是个什么原理?”他肯定会喋喋不休地跟你谈经脉、谈脏象、谈阴阳五行、谈天人合一,乃至谈宇宙的起源……或者谈生物电、谈内分泌、谈性染色体、谈黑箱理论,乃至谈质能转化定律……尽管天花乱坠,却是与针刺治病毫无相干,因为,他不能证明这些东东与金属针之间存在着任何的必然联系,所以连他自己也无法说服。

然而在一个以展现针医神奇魅力为主旨的讲堂上,关于针刺治病的原理,却是《小针》作者必须要向各位听众交待清楚的首要问题。实际上,《小针》作者要想在全社会推广普及针刺医学,也必须得有一套理论——把金属针刺入人体为什么能够治病的理论——这不仅仅是说服在场听众的需要,更主要的还在于说服自己。现在我们看到,《小针》作者创立的这一套“针道”,虽然简明扼要,还真的很有说服力。

如果某人皮肤表面出现血络,那么毫无疑问,这表明客邪已经入侵,并且遭到了神气的有效拦截,只是还未能把客邪驱逐出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金属针刺破血络,把入侵的客邪直截了当地排泄出去,当然是最有效的治法。因为,这就如同从天而降的一支军队,帮助主体神气前后包抄,一下子把入侵之敌剿灭掉了。

“逆”即迎面相对的意思。由于刺泄血络的针尖方向与神气向外运行的方向迎面相对,因此对客邪明显构成了两面夹击之势,而刺泄放血这种褫夺行为即相当于对敌军的攻陷围歼,故谓之“逆而夺之,恶得无虚”。

这就是针刺之所以能够泻实的原理。

假若某人虽有明显的病症,却没有发现血络,即证明其主体的神气发生量太少,防御屏障已经名存实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唯一正确的治疗,就是要迅速补充神气数量,以期重新建立起牢固的防御屏障,才有望对侵入之邪展开有力的反击。

然而一根小小的金属针怎么能够补充神气的数量呢?这应该是听众最感困惑的地方,然而也是《小针》作者最具创造性的理论发明。
               
《小针》作者势必有丰富的用针经验,所以他肯定会发现,当纤细的毫针刺入到软组织深处之后,通常会立刻产生一种或痠或麻或胀的异常感觉(现代人统称之为“针感”),而古人本来是把所有的感觉都归结为神气的表现。因此,在《小针》作者看来,小小的毫针虽然不能从总体上增加神气数量(因为它不能给人体增加任何物质和能量),但是却能够瞬间调动周身的神气并引导神气的快速集结,从而使针刺局部的神气数量骤然增多,因此对这个局部而言,就达到了迅速补充神气、重新建立防御屏障之目的。这个引导神气快速集结于针下局部的过程,在《小针》作者又称为“气至”或“致气”,“至”是到达,“致”是引导,都是描述神气从四面八方聚拢到针刺部位的景况。

由此可见,用毫针深刺软组织这种针法,其实质就是通过对自身神气的迅速调动和重新部署,繼而改善和增强某一局部的防御,这其实是“神本”理论的实际应用。故无论补法泻法,其理論根据都是“以神为本”,都属于“守神”、“治神”。

很显然,若欲达到产生针感的效果,金属针就必须穿越皮肤,刺入到软组织的深处,而针尖亦正是随着神气向内运行的去向而刺,故谓之“追”。“追”是尾随之意,“济”是援救之意。在作者看来,用金属针深刺肌肉软组织以获取针感这种治法,就相当于寻找战机的军队,行阵中总是派出小股部队在前,而主力尾随其后,一旦先头部队遭遇敌军,主力部队便迅速压上,并随即形成钳式包围圈,则不但解先头部队之困,还能一举击溃敌军,故谓之“追而济之,恶得无实”。

这就是针刺之所以能够补虚的原理。

以上是纯理论,而且是以最理想的攻陷战和遭遇战作为理论依据。实际上,“逆而夺之”、“追而济之”都是当时的军事术语。

然而在临床实践当中,治疗疾病绝不会这么简单。实际上,补与泻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补泻手段亦必须综合使用,因此,每一步具体治疗都需要医师视情而定,此便谓之“迎之随之,以意和之”。

“迎”、“随”虽然是“逆”、“追”的同义词,但是已经全然没有了杀伐之气,而仅仅是针对着神气的往来出入而言,因此是正规的医学名词——“迎之”即泻法,“随之”即补法——显然作者也意识到,以战争理论诠释医学理论并不恰当。

“和”是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则是对疾病的圆满治疗,其实就是补泻兼施以达到实泻虚补的意思。盖实证中必然存在神气虚的因素,否则客邪不可能侵入;虚证中必然存在客邪入侵的因素,否则不可能有明显的病症。所以圆满的治疗必然是补泻兼施。

然而实际上针刺的补法和泻法不可能同时进行,也不可能等量进行,只能有先有后,有多有少,而决定补泻先后多少,就需要根据病情具体分析,所以只能“以意和之”。这个“意”显然是指临床医师的主观意志。

总之,“迎之随之,以意和之”的本意在于强调实践与理论必然有所不同,补法与泻法的实际运用需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不能死板地一概而论。

“针道毕矣”,是就“小针之要”而言,乃谓治疗常见内科疾病的全部奥秘,唯有迎随补泻而已。因为人以神气为本,神气又以往来出入为用,故人的疾病无非是神气流通的异常,而神气流通的异常无外乎两种情况:要么在有邪气入侵时因穴道阻塞而产生血络,这种情况又谓之“血实”;要么因其自身发生量的严重不足导致整个机体功能的明显减弱,而此时一定不会产生血络,这种情况又谓之“气虚”。并无第三种情况。

《阴阳应象大论》:“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此所谓“血实宜决之”,就是刺血络放血,亦即“逆而夺之”的泻法;此所谓“气虚宜掣引之”,就是深刺软组织以引导神气,获取或酸或麻或胀之针感,亦即“追而济之”的补法。除此以外,再没有其它的针法,故曰“针道毕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4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7: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18: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说解:
所谓“用针”,即“补虚泻实”的具体施用,然而这句话讲的是“用针”的真凭实据。因为,针医若要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服,就不能无缘无故给人施加补泻,也不能徒以“守神”的名义给人扎针,总要有点客观凭据才行。

基于上述,凡病而不见血络者,即属于神气不足,即谓之“气虚”,或简称为“虚”,于是可以用追济法补之使实,也就是用毫针深刺于软组织之内以调动并获取针感,这种针法即概括为“虚则实之”。由于人体的“虚”只有一种类型,就是神气不足,故针刺的补法亦只有这一种方式。

此外,凡病而见有“血实”者,需要用逆夺法以刺泻之,然而若从临床实际的角度来看,“血实”又可分为三种类型,故针刺的泻法亦可以细化为三种方式:

第一是从外观上看,即谓之“满”。这个“满”是形容“血实”之处因血气盈溢而呈怒张状,从而明显地凸出暴露于皮肤表面。《说文》:“满,盈溢也。”

第二是从机理上看,即谓之“宛陈”。盖“血实”的产生乃由穴道不通,而神气长期淤塞所致,“宛”通蕴,淤塞也;“陈”是指长期累积。

第三是从性质上看,即谓之“邪胜”。盖“血实”表明客邪已然侵入了肌体,那当然是客邪的胜利。

因此,实际上,“满”、“宛陈”、“邪胜”这三种不同的说辞,乃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同一件事情,而其实质只有一个,那就是“血实”。很显然,这三种情况皆需用针刺放血,所谓的“泄之”、“除之”、“虚之”,其实都是对“血实”部位施加刺泄(放血)的描述,作者只是为了避免文字重复而使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语。

然而古人著述向以精炼为尚,只要把事情讲述清楚,不可能车轱辘话反复絮叨。故作者从三重角度来描述同一个“血实”,绝非毫无意义的空话、废话,其中的每一种描述必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那么完全可以确定,这种看起来有点絮叨的描述,其实是要把需要刺泻放血的“血实”分成三种临床类型而予以区别对待的意思。

实际上,对古代针医而言,临床上需要针刺放血的“血实”并非仅限于皮肤表层的毛细血管扩张(血络),还包括所有暴露的皮下浅静脉,也需要并且也可以进行放血治疗(当然得有适应症才行),而人体的皮下浅静脉又有大(粗)小(细)之分。因此,如果从客观凭据的角度来看,“血实”其实可以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所谓“满则泄之”者,其实是指最大的“血实”,也就是比较粗大的皮下浅静脉;

所谓“宛陈则除之”者,其实是指中度的“血实”,也就是比较细小的皮下浅静脉;

所谓“邪胜则虚之”者,其实是指最小的“血实”,这才是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征。

如果我们稍微仔细地观察一下人体的皮肤表面,应该不难看出,粗大的浅静脉和纤细的毛细血管扩张在外观形态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同时,由于其管壁的厚薄和管径的粗细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则针刺以后的出血量势必截然不同。《小针》作者既然对放血疗法有深入研究,那就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些明显的差别。尤其重要的是,在临床实践当中,同样是“逆而夺之”的针刺放血,对这些大小粗细非常悬殊的血管必须使用粗细大小各自不同的针具,而且必须采取不同的针刺手法,这就是作者一定要把针刺的泻法细分为三种类型的原因。

实际上,在《内经》当中,只有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才称之为“血络”,而对所有的皮下浅静脉,则称之为“血脉”。这种精确的命名就说明了,古人对于外观形式明显不同的血管,也有很严格的区分,因为这涉及到实际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5-3 08: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