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9:5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266977/Ob/1/sid/XNzIwMTc3MjUy/v.swf[/flash]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视频讲稿如下:
        桔梗汤就是桔梗甘草两味药,这也是在这本文上提出一个肺痈代表的方剂。在附方里又提出了一个桔梗白散,桔梗白散偏于实证,当然这个书里头还有别法子,像我们将来讲到肠痈篇就有了,排脓散、排脓汤都可以用。那它提出苇茎汤用在偏于有热的情形,也行。这个关于肺痈的病的变化很少,就是一个脓已成、脓未成,就是化脓前后的关系。脓未成以前,痰粘壅盛,我们可以用葶苈大枣泻肺这法子。那么这里面如果有咳逆上气,咽喉不利,喉中有嘶鸣的痰声、喉中水鸡声,就用射干麻黄汤,这个方子在治哮喘常用。
       那另外呢,这咳嗽啊在后世方书里头,遇到了咳嗽一定是治咳嗽,在我们临床上其实要是由感冒而来的咳嗽,就先治感冒,感冒去了咳嗽自然就好。你不用盯上咳嗽,你只顾咳嗽把感冒也忘了这就不对,所以这书啊也不那么提。它只提一个,它说脉浮者,用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汤这个方是解表的药物,主要是解表了,但它里头有加点止咳药,这可以给我们临床上指明一条道路。咱们临床上它要是感冒,感冒我们伤寒论讲过了,它总有两个类型,不是中风这类型,就是伤寒这类型。这个中风类型就是自汗出,有自汗的;没有汗的就是伤寒那个类型。有自汗的用桂枝汤这方法,没有汗的用麻黄汤这方法。我们治咳嗽也如此,但是要更适应这个疾病,它有咳嗽,在这里头可以加止咳嗽药,那我们最常用的是葛根汤加桔梗,行不行的,行的。可是这个后世对方药的认识有时候出了问题了,它说桔梗是升提,那么明明这个人有外感,同时有咽痛,它也不敢在解表的方剂里加桔梗,怕它升提啊。我就遇着一个人,那我给他看病,我开葛根汤就加桔梗。他瞅瞅后,当面没说,过后他和别人说,哎呀,我看他开这个方子,敢加桔梗,他不吐血啦?他说桔梗升提。事实上不是那个事,你们可以实验实验。
       我们临床它有真正的外感,发烧怕冷,也非解表不可。那么这时有些嗓子疼,即使不在化脓的时候,你加桔梗是准行的;他如果里头再有点热就加石膏就行了嘛,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后世就把这个治身体上部的东西都认为是升提,它不是升提,桔梗升提什么啊。我们在解表药里,像桑菊饮都是这种法子,一方面它解表,一方面加点止咳药。所以我们在伤风感冒咳嗽中用这方子都挺好使,那我们在其它的解表药里也可这么用的。所以厚朴麻黄汤也的一个例子,也不是说治咳嗽就是用这个,即使是脉浮,也不一定是的。我们读这书啊,要活看。
       那么咳逆上气带喘,这个东西啊,全是有外邪又有里饮,全是这种病。那它举出来像射干麻黄汤,跟小青龙汤全是治这个外邪里饮的,不过也得因证而施。我们说喉中特别的这个有嘶鸣痰声,那你得用射干麻黄汤,这些方剂都差不多少,就是个药物加减出入的这么一个不同,没有其它的大不同。那么除去这个方剂还有没有,还是有,所以这个书不是说整个都到家了。刚才讲的麻黄汤在伤寒论里头治不汗出而喘,所以麻黄汤证也治喘。麻杏石甘汤也治喘,它是汗出而喘。
       所以我们对于治喘、咳逆上气的这类办法,旁的方子还是有的。我顶爱用这个葛根汤,这个葛根汤啊,它是发汗不燥,葛根这个药是一个清凉性的解表药,搁到麻黄桂枝一起,所以它不那么燥,所以我更喜欢用它。那么就是由这个表证而来,看这个咳嗽喘,那离不开用麻黄的。
       另外咳逆上气像咱们讲肺痿肺痈那一节讲,它说风中于卫,呼而不入,它因为表不通而往上,它上气啊,气往上跑,所以他就是能呼,但是吸气困难,关于这类的都和表有关系。那么里头没有水饮呢?它这个喘啊,虽然不足以像嘶鸣啊这样的厉害,但是这些都是外邪内饮的。那它也举几个例子,在这以外还是有的。
       是不是这样治这个喘、咳逆上气就够了呢,这个书我认为还是不够的,后头还要讲,还有痰饮篇。痰饮篇也是为痰饮咳嗽,它也补这个不足。那么另外我们还得结合《伤寒论》上来看。尤其是喘,是我们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了。有的是关乎里证,咱们在讲阳明病篇的时候,阳明病有腹满而喘,如果这个胃这个地方结实,实在的实,不是石头的石,它压迫那个胸膈,就阻碍呼吸,这也是个喘,这种喘挺多的啊,这在临床遇到很多很多的。有一个老头,他一直喘简直就动不得,上次给他开点泻药,喘不作了,那老头高兴死了,像这种情况你就得吃泻药。所以在临床上,这个书在这地方没提,但伤寒论上提了,这个书约略,它没法把伤寒论整个拿过来补充这个,所以你这个书要前后看,它源起同一部书,它先见于那个书了,这个书就没有。
       我们研究这个呼吸气方面的疾病,我们应该前后观察,你得通过临床实践,很多的这种尤其是慢性的哮喘,常常有瘀血症。这可不只要给他通大便、去实,而且还要想法加去瘀血药。我们最常用的就是大柴胡汤、桃核承气汤啊、桂枝茯苓丸的合方啊常用,这是我经常用的。那么如果它既有里边的病,同时又有外感,你可以合起来用,这个临床上也常有的。我们这个病人,他有老病在身上,就是哮喘,他畏风寒时诱发了,他着点风寒,把这喘勾起来了。所以这个时候又有外感,他身上里头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个大便还是干,该有瘀血还有瘀血,那么这该怎么办呢,你光解表也是不行,这就这几个合起来用。所以我在临床上常这么用,一方面你看我们方才讲的方子吧,如果有射干麻黄汤证,你用射干麻黄汤没错,它又兼大便也不利,大便几天不拉,舌苔有黄苔,我们就是针对他各方面,你像舌头发青了,咱们说瘀斑瘀斑的,里头有瘀血。那么这时候你再加上祛瘀药一块用,都行的。
       我还有那么一个报告呢,对于大柴胡汤的应用啊,这里头有。那么一起用也没有什么问题的,分着用也行,治病就这样子,你说不能一起用,所以抓重点,一样一样治也行。临床上那个治病要圆机活法嘛,自己临床斟酌的用。所以这一章大概它都有了,专治痰的,像这个皂荚丸啊、葶苈大枣泻肺汤啊。你像这个外邪内饮的它也讲了,大致各方面都有了。但是我们对书的研究啊,我希望大家这样子,我们既是研究的咳逆上气、肺痿肺痈,在旁的书上也找一些。把这个做个题目,是关于这个都拿来搁到一起,都看一看,更好一些。所以常常自己找出一些数据来,对这个病,对于这个治疗更能充分地理解。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今天再来讲奔豚病,奔豚病很少,几节而已。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这是一节。这一节恐怕有问题,怎么说呢?奔豚、惊怖、火邪这几种病啊,说它由惊发得之,可以理解。我们从伤寒论上知道,这几个都是由于火攻。那个惊怖就是惊发啊,伤寒要是用火攻,必惊也,这惊发、惊怖就是指这个说的。另外这一段也是,太阳病,与火熏之不得汗,那么这个火邪也是往里头跑了,倒行不解,必圊血,病为火邪,这也是伤寒论上头的。这个火邪呢是指用火攻,它都要发癫狂的,这书后头有,在惊悸吐逆下血这篇,它说火邪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凡是用龙骨牡蛎的啊都是治惊狂,它是一个镇静药,用来治惊狂。这个奔豚指的是用烧针发汗这段说的啦。
       所以这三个病啊,说是从惊发得之可以理解。惟独这个吐脓不可理解,这个吐脓呢在它这个书里头,连带伤寒这个书,只是里头有痈脓,这个不能说是从惊发得之。这个惊发啊,拿现代话说,这就是神经上一种受严重的刺激,它不是外面的事物让你惊了,不是的,不是指外面的事物可惊可恐,才得这个病,不是的,是这个机体上有惊恐的反应,所以搁个惊发二字,凡是从生理上,有种惊发的反应啊,像神经官能病,那么就容易发生这几种病。这几种病中吐脓是不好解释,我认为这里头它有错误,这里头也许是传抄错误啊,这四个没法一块来解释,三个可以解释。
       头一节是说,惊怖、火邪和奔豚的这三个病,由从惊发得之,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这三种病,拿现代话说,也都是神经官能病。我们看这个奔豚就知道了。惊怖、火邪那几个是作陪啊,这里主要是论奔豚,奔豚是从惊发得之。
       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这个奔豚病是什么病呢,它一发作的时候,从少腹起,就是从小腹往上冲,上冲咽喉,由胸一直到咽喉这地方。发作的时候人简直就是活不了的样子,发作欲死。可是呢,复还止,一会儿就过去了,恢复正常。从这几句话,我们知道奔豚病是个发作性的神经的反应,那不就是现在的神经官能病。
       那么神经官能病在什么基础上发作呢?在惊恐的基础上发作的。你看我们拿烧针,这烧针给人治病,他受了这么一种刺激,这个人发惊悸,在严重的惊悸的基础上诱发奔豚这种东西,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可过去了像常人一样。像那个羊痫风似的,它来了就是这么一阵,这个就是神经上的问题,不是一个实质的病。所以后世对这个的解释,说是肾气,这是不对的,与肾气一点关系都没有,你看底下这个治疗就知道了。他说这个皆从惊恐得之,不是说我们外边的事物,让我们可惊可恐,受了这么种刺激得了病,这是错解。这里惊恐是个病名,就是像这个惊发一样,在这种惊恐的症候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生奔豚,应该这么解释。我们看看底下讲的具体治疗,有这么几节。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这个奔豚汤药不常用,因为这个情形很少见。它这一段说的是少阳病,往来寒热是柴胡证四个主要证候之一,腹痛也是属于柴胡证。奔豚没有不气上冲胸的,一直到咽喉,发作欲死嘛,气上冲胸,胸胁也没有不满对吧,所以这个病证的反应整个是柴胡证。但是这个柴胡证不是奔豚,柴胡本身不治奔豚,所以这个方变了。它把甘李根白皮,就是李根白皮,味甘的。李子这个东西,有甘的,有偏苦涩的,这是讲甘李根白皮。这个药解热作用跟柴胡差不多,但它有下气治奔豚的特征。
       那么这个方你一看就明白,半夏黄芩芍药生姜甘草,它也是柴胡剂的加减方子,但是用李根白皮来代替柴胡了,为什么,因为它治奔豚。那这个李根白皮既能下气,再根据上面这个少阳证,有胸胁满啊,往来寒热啊,这个方剂还是能治奔豚的。那么这段说明了什么呢,还是要辨证,辨什么证?辨方证。它现哪个方剂的适应证,就用哪个方剂就行的。这个现柴胡证,但现柴胡不能治奔豚,你用李根白皮这个药物,变化变化就行了,李根白皮治奔豚,这个书上也有的。
       另外我们来看看这个方药的组成,我们还能看出些问题来。它用大量的生葛,生葛就是葛根,它用五两,用五两的话,这个人非得有项背强几几不可,这肯定的。它另外又用当归、芎穷这些补血的药,那么也就是说这个人奔豚证现的是往来寒热、腹痛的柴胡证,同时呢,它项背强的厉害,而且有血虚的一种症候,这么认识就对了,它是这么一个方剂,但它话说得不够明白,只说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但是我们从药物上分析还应该有这些项背强、项背拘急得厉害,还有血虚的症候,它又搁些当归川芎嘛。
       这里出现的柴胡证,它用的也是柴胡的方子,但是没用柴胡,用的李根白皮,为治奔豚。这个方剂我们还没用过,因为奔豚病不多见,见着了现这个的症候就更少。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这个方子用过,不但我用过,我们一个同事他遇到一个奔豚,和这个一样,他就给患者吃这药,吃了以后就好了,就照这个。
       发汗后,太阳病开始用麻黄汤发汗,发汗表不解,我们应该用桂枝汤,再发汗就对了。这发汗表不解,它是常情啊,它病得比较重,吃了麻黄汤,表汗未解,这不要再吃麻黄汤,这要改用桂枝汤,这是正当的手续治疗。但这个大夫呢没有,烧针令其汗,这个烧针令其汗,这个东西凶啊,以火劫汗,在《伤寒论》上看看太阳中篇,后面说的都是这些,这个必使大汗出。以火劫发汗,亡阳必惊狂啊,这个汗出的太多,谓之亡阳,古人说这人非惊狂不可,所以这个在惊发的基础上得之的。
       开始就有这个烧针令其汗,针处又被寒,被寒就是感染,所以核起而赤。那么一烧针开始大汗出,这个人在机体受到这种刺激的时候,就容易得惊发,又兼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这个针刺的地方现代说感染了,肿了,给这个人再一个加重刺激。那么既烧针,烧针针处又被寒,核起而赤,这种个重复给人身体刺激,他一定要得奔豚。
       另外《伤寒论》上说这个以火劫发汗,亡阳,必惊狂。在这个惊狂的基础上,针处又是不谨慎,又是受寒,就是感染了,这个再给机体上一刺激,他非发奔豚不可,是这个意思。
       那怎么办呢。发奔豚就感觉气冲少腹,上冲胸咽,气从少腹上至心这是句简单的话,上面都交代了。奔豚的症候,在这里只是说气从少腹上冲心。那么应该由两方面来治疗,一方面治针处被寒,用灸法,灸其核上各一壮,来治针处被寒那个红肿的地方,然后与桂枝加桂汤主之。所以桂枝主要治气上冲证,这里就清楚了吧。
       为什么用桂枝汤的原方啊?虽然这是大汗后,可是表还是不解呀,所以还是以桂枝汤作基础。但是这个奔豚发作得厉害,而这个桂枝可以降冲气,因此桂枝又加上量了。那么古人说桂枝泻奔豚气、泻肾气,这个规律在古人通过实践,一个一个方证也如此。如果这个气上冲的厉害,加桂枝,这是对的。这个桂枝治冲气,这是事实。可这个冲气是不是就是肾气啊,这有问题的,那古人没办法,他看法就是由心里想的,事实上恐怕与肾没关系。这底下这个苓桂枣甘汤说与肾有关系,还值得研究,这个根本不是,他是表不解引起的。
       所以大汗流漓表必不除,开始发汗,表没解,应该用桂枝汤,没用桂枝汤,用火劫迫使大汗出,大汗流漓表还是不能解。那么在错误治疗的基础上,这个人由惊变成奔豚的这种证。这种证不是个实病,现在说是神经官能病,发作起来,经过这么一个过程就没有了,但表证还存在,什么表证,桂枝汤证。所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桂,加桂治气上冲嘛。奔豚症里,这个方剂是最常用的,也是常发生这种情况。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所以前头说从惊发得之,这个要活看,你看上面那个奔豚汤证也没有从惊的基础上得的。那这里说的是一种脐下悸,悸就是惊悸的悸啊,悸就是跳。这个悸与人的神识不安宁有关,也是在惊的基础上这样来看的。
       发汗后怎么脐下悸啊,这根本就是里头小便不利,里头有停水,你光发汗不行,应该加上利水。不利水而强发汗,这个发汗药激动里头的停水,这个水就冲动,它就要发奔豚。这个脐下悸啊,就是少腹有水伴冲气往上来啊,这是要发奔豚以前的预兆,所以它说欲发奔豚嘛,这时候赶紧服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它用桂枝甘草,桂枝甘草也是一个方剂。桂枝甘草汤治什么,治脐下悸、跳得厉害。伤寒论里它就是治汗发得太多,气往上冲,所以欲得按的嘛,这也是跳得厉害。另外呢,茯苓这个药啊,也治心悸,不然安眠药里怎么老搁茯苓呢,茯苓茯神是一样,尤其配合桂枝一起,对治疗神经官能病方面用很多,像苓桂朮甘汤也是。你看人眩晕啊等等的,我们经常用利尿药,像苓桂朮甘汤啊、苓桂枣甘汤啊都用。心跳得厉害,桂枝茯苓加量就可以。
       这里不是先有惊,但只是悸,悸也就是惊悸嘛,所以也是属于这一个范畴。这就是要发奔豚以前的情形,上头说从惊发得之,这个悸有了,在这个基础上它就容易发这个奔豚,所以它说欲作奔豚。
       那么这个方子呢,一方面治气冲,用桂枝甘草,一方面引水下行,利小便,表就解了,要不然这表还是不解啊。这在《伤寒论》讲得最多,如果表证兼有小便不利,里面有停水,这就要解表兼利小便,五苓散也是这么个用法。你不利小便,强法发其汗,变证百出啊。这个脐下悸、欲作奔豚,也是一种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变化。
       苓桂枣甘汤这个方子啊,不只能治脐下悸、欲作奔豚,凡是脐下悸,有些肚子疼什么的,这个方子也治。治脐下的跳,这个茯苓得大量用,你看它用半斤呐,所以这个茯苓治悸动的。这个利尿药里头,也各各不一样的,这个茯苓起安定作用,你看酸枣仁汤也用茯苓,一般安眠药里头搁茯苓的多,就是它起镇静作用。
       根据前面的解释,奔豚也就是从惊发得之,这是古人的看法,在临床上不一定是先有惊,这个悸也不是惊悸那个悸,这个悸就是停水,停水要是感觉烦悸,这是茯苓证。苓桂枣甘汤这里是说治欲作奔豚,但就是已经奔豚而脐下悸,这个方子也起作用。
       那方后对煎服法说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这个甘澜水的作法底下有小注,这个甘澜水法啊,就是取水二斗,置大盆内,拿勺扬之,水就起珠子了,就撇这珠子,就叫甘澜水。这个东西现在不必这样,古人有一些所谓秘方、秘法啊,它有些特殊的、属于习惯上的用法,其实这个东西啊不一定,现在就用一般的水煎就行。
       这个奔豚啊你看非常简单,就是气从小腹向上冲这个神经症,上冲气的神经反应,发作起来相当厉害,过后像正常人一样,这个在临床上看到也是这样。这治气上冲最有力的就是桂枝,你看这后头两方子都是用桂枝,那么假如有表证,还可以用桂枝汤,所以用桂枝汤加桂就行;没有表证要看情形,你看前头这个,说的是少阳病,有往来寒热、腹痛这么种情况,那真正的柴胡证用柴胡汤行不行,我认为行的,但里头要加治气上冲的药,比如苓桂朮甘汤可以加到里头,苓桂朮甘汤这药啊就准行,它也治气上冲嘛。
       我们现在治高血压,如果人心跳得厉害,气上冲得厉害,心脏病常有心跳跳得厉害,就是桂枝加量,茯苓加量就行。这桂枝我用过七八钱,一点问题都没有,不是像一般人说桂枝那样热啊,不是那样。这茯苓更是个平稳药了,茯苓这不寒不热的,它治心悸。所以我们对心血管病,心悸得厉害,用旁的药的时候,可以用桂枝茯苓这两个药。那如果现柴胡证呢,我认为柴胡合用这种桂枝茯苓,有用的机会。
       这个奔豚就这么一点,没有什么深意。第一个这个解释法,说这个病都是由于和临床这个治疗有关系,大夫用药给机体一个严重刺激造成惊发,而奔豚在这个基础上发病。它有这个意思,但也不一定,不过还是值得参考。你看我们说火攻,那肯定先是发惊恐;如果不是用火针,这个人也是有外感的样子,脉浮啊,恶寒啊,有汗出啊,同时有奔豚的这种症候,你还是可以用桂枝加桂啊,这也可以的,你不必真的拿火针扎完了有这种情况才用这个治。我说我用过就是这个情形,有一年老赵也是,他就是遇到这种病,这个人就是感冒、咳嗽,咳嗽就闹奔豚,我说你就给他吃桂枝加桂汤就行,他吃了就好了。后来又来一个奔豚,他吃了桂枝加桂汤可是不行,因为他不是这个证候,所以不行。
       所以奔豚的病很简单,可是这种病以什么情形出现,这个书说得还是蛮不够。这个书只说了挟水气上冲的苓桂枣甘汤,一个是在外感表不解而有奔豚病的,就是桂枝加桂汤;另外它怕你误于离开桂枝就不能治奔豚了,所以它有个奔豚汤,这个现柴胡证,它偏于有热,有往来寒热嘛,得用解热去降冲气的甘李根白皮来治,可见这里他是怕你误于某一个药就治奔豚、是奔豚特效药,事实上不是那样的,各各不一样。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也是,它以什么证候发现,我们根据什么方剂来治疗就对了。但对于气上冲呢,我们经常用的,除桂枝外,如果伴水上冲那种,大概用吴茱萸的情况不少,另外半夏也是,不然怎么止呕呢。所以治往上冲逆这种情况,除了桂枝以外,治往上冲逆的药也挺多的,我想在临床上都有用的机会,咱们也不要死于这几个方剂之下,但这个对治疗奔豚在原则上可以说是够了。今天咱们讲到这儿了。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痹就是疼,所以这个胸痹啊,就是胸疼。痹痛嘛,我们关节风寒湿痹,都说的是疼。这个胸疼啊,拿现在的病名,包括很多了,你像这种胸膜炎啊,肋骨神经疼啊都属于这一类;有时候心脏疼,古人也分不开,虽然这单独有个心疼,这指是心脏,但胸痹里头也有心脏的关题;另外短气,就是气不足以息。
       那么这一章主要研究三种证,一个胸痹、一个心痛、一个短气,可这三种病常常是纠缠到一起的。底下就是书上的一个论说了,我们看一看。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太过和不及,两种脉全是病脉,人有病了,这个脉就不平了。不平就要有一种形像,这种形像不是较正常为太过,就是较正常为不及,这个脉啊就这么两大类。你看平时说这个大脉就是太过,小就是细啊,就是不及,全是对待的。有虚,就有实,这是也对待的,紧与缓,弦与弱,全是一个太过,一个不及;也不太过、也不不及就谓之平脉,就是正常人的这种脉脉。
       这个太过啊,说的就是比平常人的脉为太过;不及呢,就是比较常人的脉为不及。所以说太过和不及都是病脉,那么我们诊察病就在太过与不及上而来下手的,来体会的。
       阳微阴弦,这个阴阳啊指的是寸尺说的。那么阴阳在张仲景论脉啊有两种的说法,一个说的是部位,就是寸关尺,上边为阳,下边为阴。有的时候说脉的是内外,外为阳,内为阴。你看我们说这个太阳中风,说脉浮于外,但是按着弱,所以阳浮而阴弱,这个脉呢浮于外,但是弱于内,它这个是指浮沉说的。
       那么这一段脉的阴阳呢,它指的部位说的。阳微者寸微,阴弦者尺弦,就是关以下弦。微是不及的脉,弦是太过。这个微,不及,常主的是阳虚。咱们在《伤寒论》中也说过很多喽,脉微者,无阳也,亡阳的脉,脉也微,那就是虚。什么虚呢,就是指的津液虚,这个阳指的是津液,不是指阳热里那个阳说的。阴弦,这个弦是个太过的脉,这个太过常常指的是寒邪,下寒。
       那根据这个脉法上看,即胸痹而痛,怎么讲呢。病脉阳微,寸候的是胸嘛,所以我们知上焦阳虚。阴弦,就是关以下脉弦,知下面的寒盛。这个寒因为上虚,所以往上攻,造成胸痛,我们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嘛。那么如果没有寒邪在底下,虽然上面虚,也搞不出这胸痹。它是由于上面虚,下面又寒实,它乘着虚,寒就往上跑,所以就造成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这里道理呢也解释了,主要的原因由于寸脉太虚,邪就乘虚而逆迫于胸,所以胸痹而痛。今阳虚知在上焦啊,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这就是我刚才讲的这个。
       那么现在呢根据这个脉,阳微阴弦,我们知道这个阳虚啊是在上焦,阳它是指部位,上以候上,下以候下,所以寸脉候胸至头这部分的病;那寸以下,属于关上到关下,就是心下到少腹;关以下到尺这个部位,就是下焦,就是由少腹到腿。那现在就脉像看啊,我们可以知道,阳虚在上焦,那所以胸痹、心痛,那这也就由于阴弦的缘故。因为阴寒在下,阳虚在上,所以这阴寒乘着阳虚往上攻,而造成胸痹心痛的。
       这是头一节。那对于胸痛的这种病啊,古人有这么一种看法,总是阳气上虚,阴寒下盛,寒乘虚往上攻,所以胸痹而痛。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平人就是平时无病的人,谓之平人。无寒热,也没有新招受外感,我们一得感冒就发冷发热了,这个人他没有。平时既没病,又未招受新得的外感,那么无故短气不足以息者,就是他气短哪,有呼气困难的情形,那么这种情况不能责其虚了,应该责其实,总是里实有问题。
       这个里实也是多方面了,你看我们说胃里头停水,那么也短气,它压迫胸膈嘛。如果平时也短气,阳明病腹满而喘嘛,是它胃里头太湿了,无论是湿啊、水啊、痰饮等等的吧,总是里有水湿的关系造成他短气。
       这个人平时没病,又没新招受外感,而无故短气不足以息啊,你不要看他是虚,要看他实的方面。那这一段,对后头辨证是很有用的。所以单独提这么一段。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那这个脉啊它是错的,这个脉跳动啊,是跟心脏来的,心一跳,脉一动,所以这个脉可以有部位上的形像之属,你说寸浮啦,尺沉啦,这可以。但是没有说是寸迟,而我们关以下它快起来了,这是怪脉,没那个事,这是错的。这个就是寸口脉沉而迟,他是沉可是慢,那么关上小紧数,这个数是个错字,这肯定错了,应该是弦,根据上边那一条他说阳微阴弦,是上虚下弦这种情况嘛。
       它说胸痹之病,就根据上边所说的这个,全是上虚,下有寒,寒乘虚以上迫。这个病我们具体分析也多种多样,如果喘息咳唾,就是呼吸困难,喘息啊,有咳唾,唾者就是涎唾。胸背痛,不只在胸痛,也掣到后背痛。短气,就是上面说短气不足以息啊。那再看看这个脉呢,寸口脉沉而迟,沉而迟这都是不足的脉了,都是虚寒的样子。沉迟,除了沉主虚主寒,这个迟脉也是,我们一般说迟主寒啊,这个迟也主虚,《伤寒论》上也有,它说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如果尺中迟呢,复不可下之,这也是《伤寒论》上的,这个迟就指的血虚啊。
       总而言之,不足的脉都应不足,那么寸口脉沉而迟,就是虚在上焦。关上小紧弦,这个小,不是大小的那个意思,我们现在的话就是微、稍微,他是紧又弦,但不太厉害,稍稍得紧弦,说明呢这关上以候心下,就是胃的部分,胃部还有些湿。那可见是什么湿呢,紧和弦都主寒啊,小紧弦就是寒微盛,里头有寒、有水饮,那水饮寒气乘上边之虚往上攻,迫于胸,所以才有短气等等症状。这胃有停水啊,微者短气。少有停水人就能短气。那么这寒气攻到胸,所以胸背就疼,波及到肺就喘息咳唾,那这个应该用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这个胸痹的病并不只是这一种治疗,还得辨证。这原则是看到胸疼,胸满胸疼,再具体分析呢,该用什么药用什么药,那么出现上面这一系列的症状,我们用栝蒌薤白白酒汤来治。我们看看这个栝蒌葬白白酒汤,栝蒌实一枚,古人的栝蒌实就是果实的实,就是全栝蒌,后世把他分成栝蒌壳、栝蒌仁的,我们不这么用,我们就用栝蒌实、全栝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4-27 08:5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