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四圣心源mp3朗读卷09疮疡解02_瘰疬根原

2013-12-8 11:52| 发布者: 小宋| 查看: 2146| 评论: 0

[video]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QzNDg2MDk2/v.swf[/video]
【原文】瘰疠者,足少阳之病也。足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其经自头走足,行身之旁,起目之外眦,上循耳后,从颈侧而入缺盆,下胸腋而行胁肋,降于肾脏,以温癸水。相火降蛰,故癸水不至下寒,而甲木不至上热。而甲木之降,由于辛金之敛,辛金之敛,缘于戊土之右转也,戊土不降,少阳逆行,经气壅遏,相火上炎,瘀热抟结,则瘰疠生焉。
【翻译】瘰疠(中医指结核菌侵入淋巴结,发生核块的病,多在颈部。俗称“疬子颈”,有些地区称“老鼠疮”。),足少阳经的病。足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足少阳经自头走到足,运行身体的两旁,起于眼睛的外眦,上循耳后,从颈侧而入锁骨上窝,下胸腋而行胁肋,降于肾脏,以温癸水。相火降蛰,所以癸水不至下寒,而甲木不至上热。而甲木的下降,由于辛金的收敛,辛金收敛,缘于戊土的右转,戊土不降,少阳逆行,经气堵塞,相火上炎,瘀热集聚凝结,则瘰疠产生了。

【原文】肝胆主筋,筋脉卷屈而壅肿,故磊落历碌,顽硬而坚实也。《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经,是动则病口苦,心胁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马刀挟瘿者,足少阳之脉,循缺盆,挟胸膈,而走胁肋,其经弯如马刀,而瘿瘤挟生也。《金匮》:痹挟背行,若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此以劳伤中气,戊土逆升,少阳经脉降路壅阻,相火郁蒸,故令病此。
【翻译】肝胆主筋,筋脉卷屈而壅肿(因血管堵塞等原因而引起的肿胀),顽硬而坚实。《灵枢经脉》说:胆足少阳经,是动则发病口苦,心胁疼痛,缺盆(足阳明胃经穴。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病名。发于颈腋部之淋巴结结核)。马刀挟瘿,足少阳的脉,沿着缺盆,胳膊夹着胸膈,而走胁肋,其经弯如马刀,而瘿瘤(甲状腺肿瘤)挟生。《金匮》说:痹挟背行(指肩、颈、腰、背部氟血痹阻而引起的疼痛),如果有肠鸣,马刀挟瘿的,都是劳损得的病。这是因为劳损伤了中气,戊土逆升,少阳经脉降路堵塞,相火凝聚和蒸腾,所以发病在这儿。

【原文】病在筋而不在肉,故坚而不溃,溃而不敛,较之诸疮,最难平复。而相火升炎,上热日增,脾肾阳亏,下寒日剧。久而阳败土崩,遂伤性命。非伤于血肉之溃,乃死于中气之败也。法当培中气以降阳明,肺胃右行,相火下潜,甲木荣畅而归根,则疮自平矣。
【翻译】病在筋而不在肉,所以坚硬但不溃烂,溃而不收敛,和各种疮比较,最难治疗和恢复。而相火升炎,上热日增,脾肾阳亏,下寒日益剧烈。时间长久了阳败土崩,于是损伤性命。不是损伤在血肉的溃烂,而是死于中气的衰败。治疗方法应当培养中气以降阳明,肺胃右行,相火下潜,甲木荣畅而归根,则疮自然治好了。

【原文】柴胡芍药半夏汤
柴胡三钱 芍药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丹皮三钱 牡蛎三钱 鳖甲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上热甚者,加黄芩、地黄。血虚木燥,加首乌。肿痛,加贝母。脓成,加桔梗。

【翻译】柴胡芍药半夏汤
柴胡11克 芍药11克 元参11克 甘草7克 半夏11克 丹皮11克 牡蛎11克 鳖甲11克
煎大半杯,热服。
上热严重的,加黄芩、地黄。血虚木燥,加首乌。肿痛,加贝母。已经化脓的,加桔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黄帝内经网帮助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
徐文兵视频全集
中医药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我要投稿|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 鲁ICP备15004867号-1 )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宋老师: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全世界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健康活到天年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癌症...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GMT+8, 2025-8-23 21: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