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黄帝内经 门户 中医内科学常见病 查看内容

黄帝内经分析肺痈的中医养生治疗与食疗

2025-6-9 16:47| 发布者: 宋利| 查看: 173| 评论: 0

摘要: 大家好,这里是黄帝内经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黄帝内经分析肺痈的中医养生治疗与食疗。【肺痈是什么?】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肉败血腐,形成脓疡,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咯吐脓血痰 ...


【肺痈的食疗养生粥】

  1. 薄荷芦根粥(适用于初期风热犯肺)
    • 材料:薄荷叶 10 克,鲜芦根 30 克(或干品 15 克),粳米 50 克,冰糖少许。
    • 做法:芦根切段煮 15 分钟取汁,粳米加汁煮粥,起锅前 5 分钟加薄荷煮软,加冰糖调味。
    • 功效:疏风散热、清肺利咽,缓解初期发热、咳嗽、咽痛。

2.         鱼腥草薏米粥(适用于成痈期热毒壅肺)

    • 材料:鲜鱼腥草 60 克(或干品 30 克),薏米 30 克,粳米 50 克。
    • 做法:鱼腥草煮 20 分钟滤汁,薏米、粳米泡 30 分钟后加汁煮至粥稠。
    • 功效: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减轻高热、胸痛、咳吐脓痰。

3.         桔梗冬瓜粥(适用于溃脓期痰热瘀脓)

    • 材料:桔梗 10 克,冬瓜 100 克(去皮切块),粳米 50 克,食盐少许。
    • 做法:桔梗煮 15 分钟取汁,粳米与冬瓜同煮半熟后加汁,煮成后加盐调味。
    • 功效:宣肺祛痰、排脓消肿,辅助缓解咳吐大量腥臭脓痰。

4.         沙参百合粥(适用于恢复期气阴两虚)

    • 材料:北沙参 15 克,百合 20 克,粳米 50 克,冰糖适量。
    • 做法:沙参煮 20 分钟取汁,百合、粳米加汁煮至熟,加冰糖溶化。
    • 功效:养阴润肺、益气生津,改善干咳少痰、气短乏力。

5.         黄芪山药粥(适用于恢复期肺脾气虚)

    • 材料:黄芪 20 克,山药 30 克(去皮切块),粳米 50 克,生姜 2 片(可选)。
    • 做法:黄芪、生姜煮 20 分钟取汁,粳米与山药半熟时加汁煮至粥稠。
    • 功效:补气健脾、固表止汗,调理神疲乏力、自汗、食欲不振。

6.         麦冬莲子粥(适用于恢复期阴虚有热)

    • 材料:麦冬 15 克,莲子 20 克(去心),粳米 50 克,蜂蜜少许。
    • 做法:麦冬煮 15 分钟取汁,莲子、粳米加汁煮至软烂,凉后加蜂蜜调味。
    • 功效:养阴清热、宁心安神,缓解午后低热、心烦失眠。

 

食疗注意事项

  1. 辨证选用:初期、成痈期以清热为主;溃脓期兼顾排脓与养阴;恢复期根据气虚阴虚症状选择对应粥方。

2.         清淡易消化:整个食疗过程避免食用油腻、甜腻、辛辣等厚味食物,粥品需煮至软烂,减轻脾胃负担。

3.         配合治疗:食疗仅为辅助手段,若出现高热、大量咯血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接受规范治疗。

 

【肺痈的养生预防】

  1. 避邪防风,顺应四时
    • 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春季防风温之邪,冬季防寒邪入侵,避免外邪犯肺引发肺痈。
    • 在流感高发季,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外出可佩戴口罩;室内保持通风换气,每日开窗 2 - 3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保持空气清新,降低病邪滋生。
  2. 调摄情志,心情舒畅
    • 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中,不良情绪易致气机郁滞,郁而化火,灼津为痰,引发肺痈。
    • 可通过听音乐、练习书法、绘画、冥想等方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平和,使气机条达,肺气宣畅。
  3. 适度运动,增强正气
    •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散步等,每周坚持 3 - 5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以微微出汗为宜。
    • 运动可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肺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御外邪侵袭。但注意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避免受风着凉。
  4. 合理饮食,清润化痰
    • 饮食宜清淡,多食用具有清肺润燥、化痰止咳功效的食物,如雪梨、百合、银耳、荸荠、白萝卜等。
    • 忌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等,以防助火生痰;少吃生冷食物,如冰淇淋、生鱼片等,避免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运化功能,聚湿生痰。
    • 平素可适当饮用一些养生茶,如金银花茶、菊花茶、胖大海茶等,清热解毒,利咽润肺。
  5. 中药预防,辨证施方
    • 对于体质偏热,易上火、口干舌燥者,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清热润肺的中药,如麦冬、沙参、玉竹等,以预防肺痈的发生。
    • 若体质较弱,易感冒,可服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增强机体抗邪能力。但中药预防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随意服用。
  6. 穴位保健,调理肺脏
    • 经常按摩肺俞、尺泽、列缺等穴位。用拇指指腹按揉肺俞穴(位于第 3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每次 1 - 2 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可宣肺止咳;按揉尺泽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和列缺穴(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 1.5 寸),每穴 1 - 2 分钟,能起到清肺泻火、通络止痛的作用。
    • 也可艾灸足三里、气海等穴位,每周 2 - 3 次,每次每穴灸 10 - 15 分钟,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可培补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
  7. 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每天睡眠时间应保持在 7 - 8 小时,以利于机体恢复和调养。
    • 避免过度劳累,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过度疲劳都可能导致正气亏虚,易受外邪侵袭。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应适当休息,放松身心。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黄帝内经网帮助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
徐文兵视频全集
中医药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我要投稿|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 鲁ICP备15004867号-1 )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宋老师: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全世界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健康活到天年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癌症...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GMT+8, 2025-7-27 05: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