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医古文54赠医师葛某序原文及译文翻译

2018-8-21 11:28| 发布者: 宋利| 查看: 4298| 评论: 0

摘要: 【原文】古之医师必通于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太素脉诀》。《脉诀》所以察证,《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去疾。非是三者,不可以言医。故记《礼》者有云:“医不三世, ...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gxNTUwNzE4OA==/v.swf[/flash]
赠医师葛某序原文mp3原文朗读
【原文】古之医师必通于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太素脉诀》。《脉诀》所以察证,《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去疾。非是三者,不可以言医。故记《礼》者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也。传经者既明载其说,复斥其非,而以父子相承三世为言,何其惑欤!
【译文】古代的医师,一定精通三世的医书、药书。所谓三世的医书、药书,一是《针灸》、二是《神农本草》、三是《素女脉诀》。《素女脉诀》是用来诊察证侯的,《神农本草》是用来辨识药物药性的,《针灸》是用来祛除疾病的。不懂这三世之书,不可以谈论医道。所以编著《礼记》的人说:“医师如果不通晓三世的医书、药书,不要服用他开的药方。”注释《礼记》的人既然明确地记载了这种说法,却又指责这种说法不对,竟然以父子相传三代行医作为解释,多么糊涂啊!

【原文】夫医之为道,必志虑渊微,机颖明发,然后可与于斯,虽其父不能必传其子也。
【译文】医学是大学问,必须有志向、考虑问题深邃细致,聪敏超人、明察秋毫,然后才能行医,即使做父亲的也不能做到一定能传给自己的儿子啊。

【原文】吾乡有严生者,三世业医矣。其为医,专事乎大观之方,他皆愦愦,绝弗之省。又有朱聘君,家世习儒,至聘君始以医鸣,医家诸书无不精览。
【译文】我的乡里有个姓严的,三代人行医。他行医专事大观年间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其他医书都懵懵懂懂,根本不能领悟。又有个朱聘君,他家世代研习儒学,到朱聘君时才靠医术闻名,医家的各种书没有不精读的。

【原文】一少年病肺气上,喀喀鸣喉中,急则唾,唾血成缕。严曰:“此瘵也。后三月死。”聘君曰:“非也。气升而腴,中失其枢;火官司令,烁金于炉。是之谓肺痿。治之生。”已而果成生。
【译文】有一个少年患肺气上逆的病,喉咙里喀喀地响,响急了就吐涎,吐的血成丝。姓严的说:“这是肺结核。三个月以后会死。”朱聘君说:“不对。肺气上逆,以致胸中胀满,是中焦脾胃失去它的升降功能;心气亢盛,伤克肺金,就象在熔炉中熔化金属一样。这种病叫做肺痿。治他的病,他就能活命。”后来果真活了下来。

【原文】一六十翁患寒热。初,毛洒浙,齿击上下,热继之,盛如蒸甑。严曰:“此痰也。不治将瘥”。聘君曰:“非也。脉淫以孔,数复乱息,外疆中乾,祸作福极。是之谓解悄。药之则瘳,不药则剧。”已而果剧,治乃愈。
【译文】一个六十岁的老人患寒热病。起初怕冷发抖,牙齿上下相碰,随后发热,厉害得就象在甑中蒸。姓严的说:“这是痰症,不治也马上会痊愈。”朱聘君说:“不对。脉太过形成了芤脉,搏动快又节律紊乱;外表强盛,内里空虚,病患已兴,正气衰竭。这种病叫做解佾。治疗可愈,不治会加重。”后来病情果然加重,经治疗才痊愈。

【原文】一妇女有哕疾,每吐涎数升,腥触人;人近亦哕。严曰:“此寒哕也,法宜温。”聘君曰:“非也。阴阳未平,气苞血聚,其势方格,靡有攸处,是之谓恶阻。在法不当治,久则自宁,且生男。”言后辄验。
【译文】有一个妇女有哕病,每次吐涎好几升,腥气扑鼻。别人走近她也会作呕。姓严的说:“这是寒哕,原则上应用温法。”朱聘君说:“不对。阴阳失调,气血聚集;阴阳之势正在对抗,没有留止的地方。这种病叫做恶阻。原则上不必治疗,时间一久自会安宁,还会生个男孩。”他的话后来就应验了。

【原文】夫严生之医三世矣,聘君则始习为之,而优劣若是者,医其可以世论否耶?嗟夫!昔之名医众矣,未暇多论。若华元化,若张嗣伯,若许智藏,其治证皆入神,初不闻其父子相传也。自传经惑于是非,使《礼》经之意晦而不白,三千年矣。世之索医者,不问其通书与否,见久于其业者,则瞀瞀焉从之。人问其故,则曰是记《礼》者云尔也。其可乎哉!
【译文】严生的医技传了三代了,而朱聘君却刚学习行医,但医技的高低差别就这么大,医师的优劣难道能用“世代相传与否”这个标准来判断吗?唉!古代的名医太多了,我没有时间多加评论。象华佗、象徐嗣伯、象许智藏,他们治疗病证都进入了神奇的境界,从来没听说他们是父子相传的。自从注释经书的人颠倒了是非,使《礼记》经文的意思隐晦不明,到现在已经三千年了。社会上求医的人,不了解医师通晓医书与否,只看到他们长久从事这个职业,就糊里糊涂地依从他们。别人问他原因,他就说这是编写《礼记》的人这样说的。这能行吗?

【原文】葛生某,淮之钜族也,明于医,三世之书皆尝习而通之。出而治疾,决死生,验差剧,若独照而龟卜,无爽也者。士或不能具药,辄注之,不索其偿。士君子翕然称誉之。名上丞相府,赐七品服,俾提举诸医官。有疾者遂倚之以为命。呜呼!若葛生者,其无愧古之医师者欤!
【译文】读书人葛某,他家是淮地的名门大族,对医道很明瞭,三世的医书都曾学习而且通晓。出师后给人治病,判定生死,检查病情是好转还是加重,就象用烛光照和龟甲卜一样,没有差错。有的人无力购买药物,葛生就送给他们,不要药钱。大家异口同声地称赞他,美名上传到丞相府,丞相赐给他七品官服,让他担任提举,主管各种医官之事。有病的人于是依靠他来活命。啊!象葛生这样的人,大概无愧于古代的医师了吧!

赠医师葛某序原文宋濂简介

赠医师葛某序原文宋濂简介

1: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2: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3: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网站站长:宋利
黄帝内经网帮助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
徐文兵视频全集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4-26 15:4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