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QzNDYyMjA0/v.swf[/flash]
【原文】促结者,阴阳之盛也。脉法: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译文】促结,是阴阳的旺盛。脉法说:脉来缓,缓时一止复来,叫结脉。脉来数,数时一止复来,叫促脉。阳盛是促脉,阴盛是结脉,这都是病脉。 【原文】曰:脉蔼蔼如车盖者(形容脉象茂盛有力。蔼蔼:形容草木茂盛。车盖:古帝王车上设有遮幔,形如伞。),名曰阳结也。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形容脉象沉石有力。累累:形容结满的果实),名曰阴结也。 【译文】脉法说:脉象蔼蔼如车盖,叫阳结。累累如循长竿,叫阴结。 【原文】阴阳之性,实则虚而虚则实。实而虚者,清空而无障碍,所以不结;虚而实者,壅满而生阻隔,所以脉结。 【译文】阴阳的性质表现为,充实之处则会有虚损,而虚损之处则有充实。充实中有虚损,清虚空荡因而没有障碍,所以脉象不间歇;虚邪亢盛堵塞因而产生阻隔,所以脉象有间歇。 【原文】阳结则蔼蔼郁动,如车盖之升沉;阴结则累累不平,如长竿之劲节。以阳性轻清而阴性重浊,故促结之象异焉。 【译文】阳结则茂盛变化,如同车盖的升降,阴结则重叠不平,如同竹竿的劲节。因为阳性轻而清澈而阴性浓重浑浊,所以促结的脉象各异。 【原文】惊悸之家,脉多促结,以其阴阳之不济也。阳旺于木火,阴盛于金水。阳虚而生惊者,木火下虚,阴气凝涩而不化,是以结也;阴虚而生悸者,金水上虚,阳气郁迫而不通,是以促也。 【译文】心悸的病人,多为促结脉象,因为阴阳气不足。阳气旺在木火,阴气盛在金水,阳虚而生惊的病人,木火下虚,阴气凝涩而不化,所以结脉;阴虚而生悸的病人,金水上虚,阳气郁迫而不通,所以促脉。 【原文】脉法:其脉浮而数,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胃肠阴寒凝结,或精血亏耗大肠干燥所致的便秘),名曰阴结,此脏腑之结也。盖孤阳独阴,燥湿偏盛,寒热不调,其气必结。脏腑经络,本为一气,藏气结则脉气必结,脉气结则藏气必结。 【译文】脉法说:脉浮并且数,不能吃饭,身体感觉沉重,大便反而坚硬,这叫阴结,是脏腑的结。原因是孤阳独阴,燥湿偏盛,寒热不调,气必然的结。脏腑经络,本为一气,脏气结则脉气必然结,脉气结则脏气必然结。 【原文】若夫代止之脉,并无郁阻而中断,是营卫之败竭,非促结之谓也。 【译文】至于代脉,并不是郁阻而中断,是营卫气衰败枯竭,不能说是促结之脉。 以下是搜集的版本2(原文+翻译),奉献大家【原文】促结者,阴阳之盛也。「脉法」: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曰: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阴阳之性,实则虚而虚则实,实而虚者,清空而无障碍,所以不结。虚而实者,壅满而生阻隔,所以脉结。阳结则蔼蔼郁动,如车盖之升沉,阴结则累累不平,如长竿之劲节。以阳性轻清而阴性重浊,故促结之象异焉。 【翻译】促结,是阴阳的旺盛。「脉法」说:脉来缓,缓时一止复来,叫结脉。脉来数,数时一止复来,叫促脉。阳盛是促脉,阴盛是结脉,这都是病脉。曰:蔼蔼如车盖,形容脉之浮大有力,即前阳结浮数脉,因其有力而盛,叫阳结。累累如循长竿,形容脉之沉石有力,即前阴结沉迟脉,因其有力而盛,叫阴结。阴阳的性质,充实之处则会有虚损而虚损之处则有充实,充实中有虚损,清虚空荡因而没有障碍,所以不间歇。正气不足而邪气亢盛,堵塞而产生阻隔,所以脉有间歇。阳结则茂盛变化,如同车盖的升降进退,阴结则重叠不平,如同竹竿的劲节。因为阳性轻而清澈而阴性浓重浑浊,所以促结的脉象不同。 【原文】惊悸之家,脉多促结,以其阴阳之不济也。阳旺于木火,阴盛于金水,阳虚而生惊者,木火下虚,阴气凝涩而不化,是以结也;阴虚而生悸者,金水上虚,阳气郁迫而不通,是以促也。 【翻译】心悸的病人,多促结脉,因为阴阳气不足。阳气旺在木火,阴气盛在金水,阳虚而生惊的病人,木火下虚,阴气凝涩而不化,所以结;阴虚而生悸的病人,金水上虚,阳气郁迫而不通,所以促。 【原文】「脉法」:其脉浮而数,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此藏腑之结也。盖孤阳独阴,燥湿偏盛,寒热不调,其气必结。藏腑经络,本为一气,脏气结则脉气必结,脉气结则脏气必结。 【翻译】「脉法」说:脉浮并且数,不能吃饭,身体感觉沉重,大便反而坚硬,叫阴结(胃肠阴寒凝结,或精血亏耗大肠干燥所致的便秘),这是藏腑的结。原因是孤阳独阴,燥湿偏盛,寒热不调,气必然的结。藏腑经络,本为一气,脏气结则脉气必然结,脉气结则脏气必然结。 【原文】若夫代止之脉,并无郁阻而中断,是营卫之败竭,非促结之谓也。 【翻译】至于代脉,并不是郁阻而中断,是营卫气衰败枯竭,不能说是促结。
|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5-4-30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