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QzNDcyODcy/v.swf[/flash]
【原文】气从上降,而推原其本,实自下升,坎中之阳,气之根也。气升于肝脾,肝脾左旋,温暖而化清阳,是气升于水分也。肝脾不升,阴分之气堙郁而下陷,故脐以下肿。 【译文】气从上往下降,而推其本原,其实是从下往上升的,肾中的阳气就是气的根本。气上升在肝脾,肝脾左旋,温暖而化清阳,是气升于水的分界线。肝脾不升,阴气郁结而下陷,所以肚脐以下会肿。 【原文】木性善达,其发达而不郁者,水温土燥而阳升也,水寒土湿,脾阳下陷,肝木不达,抑遏而克脾土,肝脾郁迫而不升运,是以凝滞而为胀满。 【译文】木性善于通达,发达而不郁积,水温土燥而阳气升,水寒土湿,脾阳下陷,肝木不通达,抑遏而克制脾土,肝脾郁迫而不能上升运转,所以凝滞而为胀满。 【原文】肝气不达,郁而生热,传于脾土,脾土受之,以其湿热,传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势固然也。土燥则木达而水清,土湿则气滞不能生水,木郁不能泄水,故水道不利,加之以热,故淋涩而黄赤。 【译文】肝气不通达,郁积而产生热,热传到脾土,脾土受热,把脾土的湿热,传到膀胱,五行的本性,发病就是传他所能够战胜的,气的态势本来就如此。土燥则木达而水清,土湿则气滞不能生水,木郁不能泄水,所以水道不顺利,加上发热,所以排尿开始时尿痛明显或合并排尿困难,尿液呈黄色或者红色。 【原文】脾土既陷,胃土必逆,脾陷则肝木下郁,胃逆则胆火上郁。其下热者,肝木之不升也,其上热者,胆火之不降也。病本则属湿寒,而病标则为湿热。宜泻湿而行郁,补脾阳而达木气,清利膀胱之郁热也。 【译文】脾土既然下陷,胃土必定上逆,脾陷则肝木下郁,胃逆则胆火上郁。发病下热的原因,是肝木的不升,发病上热的原因,是胆火的不降。发病根本原因属于湿寒,而病的表面上则表现为湿热。宜泻湿而通郁,补脾阳而达木气,清利膀胱的郁热。 【原文】桂枝姜砂汤 【原文】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三钱,炙 砂仁一钱,炒,研 干姜三钱煎大半杯,入砂仁,略煎,去渣,入西瓜浆一汤匙,温服。膀胱湿热,小便红涩者,加栀子清之。脾肺湿旺,化生郁浊,腐败胶黏,不得下行,宜用瓜蒂散,行其痰饮。在下则泻利而出,在上则呕吐而出,去其菀陈,然后调之。续随子仁,最下痰饮,用白者十数粒,研碎,去油,服之痰水即下。 【译文】桂枝姜砂汤 【译文】茯苓11 克 泽泻11 克 桂枝11 克 芍药11 克 甘草(炙)11 克 砂仁(炒,研)4 克 干姜11 克煎大半杯,入砂仁,略煎,去渣,入西瓜浆一汤匙,温服。膀胱湿热,小便红涩的,加栀子清之。脾肺湿旺,化生郁浊,腐败胶黏,不得下行,宜用瓜蒂散,行其痰饮。在下则泻利而出,在上则呕吐而出,祛除日久积滞糟粕,然后调之。续随子仁,最下痰饮,用白色的十数粒,研碎,去油,服之痰水即下。 【原文】瓜蒂散 【原文】瓜蒂二十个,研 赤小豆三钱,研 香豉三钱,研热水一杯,煮香豉,令浓,去渣,调二末,温服。取吐下为度。病重人虚者,不可服此,当用葶苈散。 【译文】瓜蒂散 【译文】瓜蒂(研)二十个 赤小豆(研)11 克 香豉(研)11 克热水一杯,煮香豉,令浓,去渣,调调上二种药沫,温服。取吐下为度。病重人虚的,不可服此药,应当用葶苈散。 以下是搜集的版本2(原文+翻译),奉献大家【原文】气从上降,而推原其本,实自下升,坎中之阳,气之根也。气升于肝脾,肝脾左旋,温暖而化清阳,是气升于水分也。肝脾不升,阴分之气堙郁而下陷,故脐以下肿。木性善达,其发达而不郁者,水温土燥而阳升也,水寒土湿,脾阳下陷,肝木不达,抑遏而克脾土,肝脾郁迫而不升运,是以凝滞而为胀满。肝气不达,郁而生热,传于脾土,脾土受之,以其湿热,传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势固然也。土燥则木达而水清,土湿则气滞不能生水,木郁不能泄水,故水道不利,加之以热,故淋涩而黄赤。 【翻译】气从上往下降,而推其本原,其实是从下往上升,肾中的阳气,是气的根本。气上升在肝脾,肝脾左旋,温暖而化清阳,是气升于水气的分界线。肝脾不升,阴气郁结而下陷,所以肚脐以下肿。木性善于通达,发达而不郁积,水温土燥而阳气升,水寒土湿,脾阳下陷,肝木不通达,抑遏而克脾土,肝脾郁迫而不上升运转,所以凝滞而为胀满。肝气不通达,郁积而产生热,热传到脾土,脾土受热,把脾土的湿热,传到膀胱,五行的本性,发病就传他所能够克制的,气势本来就如此。土燥则木达而水清,土湿则气滞不能生水,木郁不能泄水,所以水道不顺利,加上发热,所以排尿开始时尿痛明显或合并排尿困难并且呈黄色或者红色。 【原文】脾土既陷,胃土必逆,脾陷则肝木下郁,胃逆则胆火上郁。其下热者,肝木之不升也,其上热者,胆火之不降也。病本则属湿寒,而病标则为湿热。宜泻湿而行郁,补脾阳而达木气,清利膀胱之郁热也。 【翻译】脾土既然下陷,胃土必定上逆,脾陷则肝木下郁,胃逆则胆火上郁。发病下热的原因,是肝木的不升,发病上热的原因,是胆火的不降。发病根本原因属于湿寒,而病的表面上则表现为湿热。宜泻湿而通郁,补脾阳而达木气,清利膀胱的郁热。 【原文】桂枝姜砂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三钱,炙 砂仁一钱,炒,研 干姜三钱 煎大半杯,入砂仁,略煎,去渣,入西瓜浆一汤匙,温服。 膀胱湿热,小便红涩者,加栀子清之。 脾肺湿旺,化生郁浊,腐败胶黏,不得下行,宜用瓜蒂散,行其痰饮。在下则泻利而出,在上则呕吐而出,去其菀陈,然后调之。 续随子仁,最下痰饮,用白者十数粒,研碎,去油,服之痰水即下。 【翻译】桂枝姜砂汤 茯苓11克 泽泻11克 桂枝11克 芍药11克 甘草(炙)11克 砂仁(炒,研)4克 干姜11克 煎大半杯,入砂仁,略煎,去渣,入西瓜浆一汤匙,温服。 膀胱湿热,小便红涩的,加栀子清之。 脾肺湿旺,化生郁浊,腐败胶黏,不得下行,宜用瓜蒂散,行其痰饮。在下则泻利而出,在上则呕吐而出,祛除日久积滞糟粕,然后调之。 续随子仁,最下痰饮,用白色的十数粒,研碎,去油,服之痰水即下。 【原文】瓜蒂散 瓜蒂二十个,研 赤小豆三钱,研 香豉三钱,研 热水一杯,煮香豉,令浓,去渣,调二末,温服。取吐下为度。 病重人虚者,不可服此,当用葶苈散。 【翻译】瓜蒂散 瓜蒂(研)二十个 赤小豆(研)11克 香豉(研)11克 热水一杯,煮香豉,令浓,去渣,调调上二种药沫,温服。取吐下为度。 病重人虚的,不可服此药,应当用葶苈散。
|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5-4-30 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