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黄帝内经 门户 中医内科学常见病 查看内容

黄帝内经分析心衰的中医养生治疗与食疗

2025-6-9 17:30| 发布者: 宋利| 查看: 198| 评论: 0

摘要: 大家好,这里是黄帝内经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黄帝内经分析心衰的中医养生治疗与食疗。【心衰是什么?】心衰指因心气、心阳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或水液代谢失调,引发心悸、气短、水肿等症状的病症,属于“心悸” ...


【心衰的食疗养生粥】

一、赤小豆薏米粥

材料:赤小豆 50 克,薏米 30 克,大米 30 克,清水适量。
做法:赤小豆、薏米提前浸泡 2 小时,大米洗净备用;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 800~1000 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30~40 分钟,至食材软烂即可。
功效:赤小豆、薏米均为药食同源食材,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的作用,可减轻心衰患者水钠潴留引起的水肿、腹胀;大米补中益气,调和脾胃,适合长期食用。



二、冬瓜莲子粥

材料:冬瓜 100 克(去皮切块),莲子 20 克(去芯),小米 50 克,清水适量。
做法:莲子提前浸泡 1 小时,小米洗净,冬瓜切块备用;锅中加水煮沸,放入小米、莲子,小火煮 20 分钟后加入冬瓜,继续煮 10~15 分钟至粥稠即可。
功效:冬瓜含丰富膳食纤维和水分,利尿消肿且热量低,可缓解心衰患者呼吸困难和下肢水肿;莲子养心安神,改善心衰患者心悸、失眠等症状;小米健脾和胃,适合脾胃虚弱者。



三、茯苓山药粥

材料:茯苓粉 20 克,山药(鲜品)100 克(去皮切丁),粳米 60 克,清水适量。
做法:粳米洗净,山药切丁,与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转小火煮 20 分钟后,加入茯苓粉搅拌均匀,继续煮 5~10 分钟至粥成。
功效:茯苓健脾利湿、宁心安神,可改善心衰患者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减退、乏力、心慌;山药补脾益胃、固肾益精,增强体质,适合合并糖尿病的心衰患者(低糖、高纤维)。



四、桑葚红枣粥

材料:桑葚干 15 克,红枣 5 颗(去核),糯米 50 克,冰糖少许(可选)。
做法:糯米洗净,红枣、桑葚干浸泡 10 分钟;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 600~800 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25~30 分钟,至糯米软烂;若需调味,可加少量冰糖融化即可。
功效:桑葚滋阴养血、补肝肾,红枣补气养血,适合心衰合并气血不足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糯米温补脾胃,但需注意适量(过量可能产气腹胀,加重心脏负担)。



五、百合麦冬粥

材料:百合 20 克,麦冬 15 克,大米 60 克,清水适量。
做法:百合、麦冬洗净,与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20~25 分钟,至米粒开花即可。
功效: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适合心衰患者阴虚火旺证(表现为干咳、失眠、舌红少津);可缓解心衰引起的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



六、燕麦核桃粥

材料:燕麦片 40 克,核桃仁 10 克(碾碎),牛奶 200 毫升,清水适量。
做法:锅中加 300 毫升清水煮沸,加入燕麦片煮 5 分钟,倒入牛奶搅拌均匀;撒入核桃碎,继续煮 2~3 分钟即可。
功效:燕麦富含 β- 葡聚糖,可降低胆固醇,改善心血管功能;核桃仁含不饱和脂肪酸,保护心脏、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牛奶补充优质蛋白和钙,适合心衰合并高血脂、冠心病患者,但需控制总热量(肥胖者可改用低脂牛奶)。



食疗注意事项

  1. 个体化调整:水肿严重者,优先选择赤小豆薏米粥、冬瓜莲子粥,减少糯米、燕麦等易产气食材;气血不足者可适量食用桑葚红枣粥,但需注意红枣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慎食。
  2. 控制食量:每餐粥量控制在 200~300 毫升,避免过饱增加心脏负担(尤其是晚餐)。
  3. 食材禁忌: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高血钾)需避免赤小豆、莲子等含钾较高的食材;服用利尿剂期间,若出现低钾血症,可适当增加桑葚、红枣等含钾食物(需遵医嘱)。
  4. 烹饪原则:少盐、少油,避免添加蜂蜜、红糖等高糖调料,可用代糖或天然食材(如红枣)调味。

 

【心衰的养生预防】

一、情志调摄

  1.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中医认为 “心主神明,情志失调可加重心脏负担。
  2. 调节方法
    • 每日进行冥想、深呼吸(腹式呼吸为主,每分钟 6~8 次),每次 10~15 分钟。
    • 聆听舒缓音乐(如古琴曲《平沙落雁》、古筝曲《渔舟唱晚》),调和情志。

二、起居有常

  1. 规律作息
    • 每日保证 7~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中医认为子时 11 点~点需进入深睡,养肝护心)。
    • 午间可小憩 15~30 分钟,恢复体力。
  2. 顺应四时
    • 春季注意防风保暖,夏季避免贪凉(空调温度不低于 26),秋季润燥养肺,冬季重点护心阳(尤其避免清晨过早外出受寒)。
  3. 避免劳累
    • 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可选择轻度活动如散步(每日 30 分钟,以不感疲劳为度)。

三、饮食调理

  1. 低盐低脂:每日食盐摄入量≤5 克,减少酱油、腌制品、油炸食品,避免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
  2. 多摄入养心食材
    • 红色食物:红豆、红枣、樱桃等,中医认为 “红色入心,可补心血(如红豆粥、红枣桂圆茶)。
    • 祛湿食材:茯苓、山药、冬瓜等,健脾利湿,预防痰湿阻滞心脉(如茯苓山药粥、冬瓜汤)。
    • 滋阴食材:百合、麦冬、桑葚等,适合阴虚体质者(如百合莲子羹、桑葚枸杞茶)。
  3. 控制食量:每餐七八分饱,避免过饱导致膈肌上抬压迫心脏。

四、中药调理(需辨证施补,建议咨询中医师)

  1. 气虚体质
    • 常用药材:黄芪、党参、白术。
    • 代茶饮:黄芪 10  + 党参 5 克,开水冲泡代茶,补气固表,增强免疫力。
  2. 阳虚体质
    • 常用药材:肉桂、干姜、淫羊藿。
    • 食疗方:肉桂 3  + 生姜 2  + 红枣 3 颗,煮水饮用,温心阳、散寒凝(适合怕冷、肢凉者)。
  3. 阴虚体质
    • 常用药材:麦冬、五味子、玉竹。
    • 代茶饮:麦冬 10  + 五味子 5 克,沸水冲泡,滋阴养心,改善心悸盗汗。

五、穴位按摩

  1. 内关穴
    • 位置:腕横纹上 2 寸(三横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力度适中,以酸胀感为度,左右各按揉 1~2 分钟,每日 2 次。
    • 作用: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缓解心悸、胸闷。
  2. 心俞穴
    • 位置:背部第 5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约 2 横指)。
    • 方法:用掌根或按摩器顺时针环形按揉,每次 3~5 分钟,每日 1 次。
    • 作用:调理心经气血,改善心功能。
  3. 足三里穴
    • 位置:膝盖下 3 寸(四横指),胫骨外侧约 1 横指处。
    • 方法:拇指按压后旋转揉动,力度由轻到重,每次 1~2 分钟,每日 2 次。
    • 作用:健脾和胃、增强体质,间接护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六、运动养生(轻量为主,避免耗气伤阳)

  1. 八段锦
    • 推荐招式:两手托天理三焦”“调理脾胃须单举”“攥拳怒目增气力,动作缓慢柔和,每日 1~2 次,每次 10~15 分钟。
    • 作用: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改善心肺功能。
  2. 太极拳
    • 选择简化 24 式或 42 式,注重 “以意导气,以气运身,避免快速转身或过度弯腰动作。
    • 作用:调节心率、缓解压力,增强身体协调性。
  3. 散步 / 慢走
    • 每日早晚各 1 次,速度以每分钟 60~70 步为宜,时间控制在 20~30 分钟,以微微出汗、不气喘为度。

七、预防外感

  1. 增强免疫力
    • 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外感风寒可诱发心衰加重)。
    • 常用食疗方:黄芪 5  + 白术 5  + 防风 3 克(玉屏风散),煮水代茶,益气固表防外感。
  2. 避免感染
    • 少去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八、定期监测与随访

  1. 自我监测
    • 每日记录体重、尿量、水肿情况,若体重突然增加 2~3 公斤(提示水钠潴留),及时就医。
    • 监测血压、心率,保持心率在 55~70  / 分钟(房颤患者需遵医嘱控制心室率)。
  2. 定期复诊
    • 遵医嘱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BNP(脑钠肽)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黄帝内经网帮助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
徐文兵视频全集
中医药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我要投稿|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 鲁ICP备15004867号-1 )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宋老师: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全世界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健康活到天年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癌症...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GMT+8, 2025-7-27 05: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