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朋友大家好,我是小宋,这里是黄帝内经讲座栏目,致力用白话文的方式讲解中医经典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看着大家伙一直在给网站写文章,小宋也来一篇,首先谢谢小孙,一直为大家更新文章,还有浙江的铭道寒松网友,黄帝内经网的发展离不开你们的奉献和支持.也欢迎更多的网友加入进来,我们的权限将会越来越开放.让大家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咱们闲话废话少说,接着上一节的黄帝内经白话文."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什么意思那?下面小宋带领大家慢慢的解释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什么是厥,厥逆也,该向下的反而往上.那么薄厥是一种什么病症那.薄厥是古代的一种病名,是由于大怒迫使气血上逆于心胸或头部所致的突然昏厥之证.菀这个字同淤,淤滞,由于大怒,生很大的气,气往上往头部行走,那么血随着气的运行向上流动淤滞在头部或者是身体的上半部分,就会使人产生这种薄厥的症状.薄厥给人一种昏昏恶恶的感觉.在本篇文章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出现了薄厥和煎厥,所指有所不同,下面一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大家都听说过生大气的人,大怒的人,突然晕倒在地上了.浑身肢体不能活动,就是这句话表达的意思,薄厥产生伤及到身体筋脉.纵,什么是纵,弛纵不收.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这几句话很有争议,等我有时间请教这方面的专家.请大家多多包涵.也请网友多多指教. 下面一句原文"汗出见湿,乃生痤疿".什么是痤疿,什么是痤,我们都是痤疮,指的一般的皮肤病,粉刺.那么痱,痱子,夏天小孩身上容易起痱子.都是以为汗出见湿.无论是粉刺还是身上的痱子,产生的原因都和湿邪有关系.咱们接着下面一句"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这一句很有意思.引用一下新浪博客上面一位网友的解释,当然还要谢谢唐朝王冰,高粱,高通膏,油脂厚味.这句话争议很多,有的医家认为足是脚丫子,膏粱厚味太过,生疗于足.有的医家认为足是能够的意思.高梁是厚味,泛指煎炒炙爆的高脂肪食物,那么吃了过多,蓄而为热;蓄热过多的人,能够引起很容易生成人体的疮疖. 咱们接着下面一句"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劳动运动出汗,遇到了外界的风邪的侵袭,寒气逼阻于皮肤为粉刺,郁积化热而成疮疖,那么什么是皶,什么是痤?咱们接着下一句生气通天论原文"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那么人体的阳气,既能养神,又能滋养诸筋,滋养人体的筋脉.那么人体的毛汗孔开关失去了正常的秩序的话,寒气就会侵犯人体,照成佝偻的症状. 那么这里的精和柔分别说明了阳气的特征.这篇生气通天论有很多不容易理解的地方.等下班我再去看一下杨旭老师讲的黄帝内经.先写到这里吧.谢谢
|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5-4-30 14:30